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NAND閃存芯片距離批量生產又進一步。4月11日上午,由紫光集團聯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科投共同投資建設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首套芯片生產機臺進場安裝。這標志著國家存儲器基地從廠房建設階段進入生產準備階段。年內,32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將在中國光谷實現量產。
作為電子產品的制造大國和消費大國,中國通用存儲器需求占全球產能的50%。三維NAND閃存芯片多用于手機、高性能服務器,目前全部依賴進口,市場話語權被三星、東芝、鎂光等美、日、韓企業把控。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說,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是中國集成電路閃存芯片產業規模化發展“零”的突破,更是打破西方國家壟斷的重要抓手。未來10年,紫光集團至少將投資1000億美元,推進相關產業發展。
長江存儲執行董事長高啟全介紹,接下來2到3個月內,近3000套生產機臺將陸續進場安裝調試,7月底8月初具備試生產條件,年內預計可生產出 5000片 32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2019年,32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產量將提升至每年10萬片,當年底試產64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2020年,64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產能將提升至每年10萬片,并研發具有全球先進水平的128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
武漢市市長萬勇表示,國家存儲器基地機臺搬入,是“中國芯”的一大步,也是“新武漢造”的一大步。期待“中國芯”在全球市場反響良好,期待基地第二、第三工廠盡早開工建設。
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2016年3月正式啟動,分三期建設。至2020年,三期全部完工后,基地產能將達到每月30萬片,年產值超過100億美元,形成設計、測試、封裝、制造、應用等上下游集群。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