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調查顯示,第一季服務器內存隨著供給吃緊,即便原廠透過產品線調整仍無法有效滿足市場需求下,平均零售價(Average Selling Price)持續上揚,帶動三大內存原廠營收成長約10.3%,來到69.75億美元。
DRAMeXchange資深分析師劉家豪指出,面對數據中心涌現的服務器訂單需求,現階段僅有三星增加18納米的出貨占比,SK 海力士(18nm)與美光(17nm)現階段則仍受限于產品良率問題,轉換率仍然偏低。三大廠冀望下半年在部分產能開出與產品比重的調配與轉移下,進而提高服務器內存先進制程產能比重。
由于服務器內存平均搭載容量隨著英特爾Purley平臺滲透而有效的提高,高容量、高傳輸服務器模組如DDR4 32GB RDIMM 2666MHz的采用在今年第一季有明顯地攀升,三大內存原廠的服務器內存平均獲利水平將持續提升。
三星(Samsung)
三星第一季服務器內存營收達31.08億美元,季增6.5%,營收市占率為44.6%。從制程進度來看,三星在服務器內存上目前專注于18nm產品線的滲透率,現階段整體產出已有接近一半的占比,預計年底將會達到七成左右的水平。此外,三星透過制程轉移,其服務器內存的成本結構與獲利水平遠遠高于其他競爭者,其中18nm相較于先前20nm產品線成本改善近兩成。
展望下半年,因內存產能在下半年將陸續開出,且來自于數據中心的代工需求不減下,預期三星仍將維持高獲利水位。
SK海力士(SK Hynix)
SK 海力士第一季服務器內存營收表現格外亮眼,營收季增13.2%來到22.51億美元;若以產品配置來看,SK 海力士從去年底將產能大幅度轉移至服務器產品線,進而滿足整體市場的需求,此外,服務器內存平均售價向上攀升,也是帶動第一季營收上揚的最主要原因。
從制程規劃來看,面對增加的服務器訂單,SK 海力士服務器內存仍然未全面采用最先進制程生產,目前18nm產品仍占少數;預期下半年SK 海力士將仍以21nm為主流解決方案。
美光(Micron)
美光第一季受惠于整體內存供需依舊吃緊,以及其服務器內存位元出貨量較前一季成長、報價幅度高于三星與SK海力士,使得平均銷售單價明顯躍升,營收季成長14.3%達到16.16億美元。
在制程規劃上,美光受惠于17nm的局部滲透與高容量模組產品組合增加,營收明顯改善,且針對美系數據中心出貨有較高的比重。然而,17nm制程上半年因現階段仍有些問題未能有效解決,預計該制程服務器內存產品的量產時程將會遞延至今年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