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上海組織召開國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專家論證會。與會專家就創新中心的功能定位、運行機制和建設目標、知識產權保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并一致同意通過集成電路和智能傳感器兩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方案的論證。其中,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由復旦大學牽頭,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形成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機制,以行業協同創新模式組建。創新中心將圍繞5nm及以下集成電路,聚焦新器件研發、先進仿真和模擬技術、EUV光刻工藝及OPC技術、先進集成工藝四大共性技術,以實現器件結構創新和工藝創新為目標,支持國產高端芯片在國內制造企業實現生產。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在政策與資金的雙重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明顯提升,此次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建設方案通過專家論證,未來有望為集成電路產業升級、擴大生產線建設提供人才、技術支撐和知識產權等多方面的保障,推動行業景氣度進一步上行。
二級市場中,A股集成電路板塊上周整體呈現企穩趨勢,板塊中個股已率先實現反彈,其中,曉程科技(7.63 -2.43%,診股)(15.85%)以超過10%的期間累計漲幅領跑,綜藝股份(7.69 +1.32%,診股)(7.81%)、納思達(35.24 +5.98%,診股)(7.64%) 、潤欣科技(15.63 +3.65%,診股)(7.56%)、國科微(63.88 停牌,診股)(5.36%)等4只個股緊隨其后,期間累計漲幅也均超5%,此外,包括北京君正(29.42 +0.38%,診股)(2.41%)、晶方科技(29.00 -1.86%,診股)(1.58%)、圣邦股份(114.61 +0.36%,診股)(1.22%)、兆易創新(121.00 +0.29%,診股)(1.04%)等在內的8只個股也均實現不同程度上漲。
業績方面,根據集成電路行業上市公司一季報業績數據顯示,富滿電子(41.10 -1.27%,診股)(118.67%)、納思達(109.92%)兩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翻番,北京君正(44.69%)、中穎電子(27.60 +0.00%,診股)(30.27%)兩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逾三成,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此外,兆易創新、上海貝嶺(13.47 +0.60%,診股)、潤欣科技、圣邦股份、韋爾股份(37.70 停牌,診股)、潔美科技(35.26 -2.00%,診股)、歐比特(13.84 +2.59%,診股)、通富微電(12.52 +0.48%,診股)等8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也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潔美科技、通富微電兩家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中期公司凈利潤均有望繼續同比增長,業績成長性較為顯著。
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績優股中,納思達、中穎電子、潔美科技、上海貝嶺等4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行業整體值,未來或具備更大的估值修復空間。
資金流向方面,上周集成電路板塊中兆易創新、綜藝股份、國科微等3只龍頭股受到市場大單資金重點布局,期間凈流入金額均達到1000萬元以上,分別為4234.38萬元、2318.11萬元、1232.11萬元,上述3只個股上周吸金共計7784.6萬元。
對于板塊未來投資策略,川財證券表示,集成電路作為存儲器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我國存儲器領域布局日漸成型的背景下,本土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有望受益。此外,技術水準位列全球第一梯隊的國內封測公司有望獲得增量訂單,國產存儲器的發展將帶動本土集成電路上下游協同發展。推薦相關標的:紫光國微(49.82 +1.78%,診股)、長電科技(19.89 +2.00%,診股)、通富微電、華天科技(6.44 +0.63%,診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