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芯片成為當下科技領域最熱的詞語之一,并被描述成國際競爭中的關鍵領域。大力發展相關產業,研究出獨有核心技術,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識。
自去年12月,廣州引進了IAB產業的標志性項目——全市首座12寸芯片廠粵芯半導體(以下簡稱粵芯),15家上下游項目集中落戶,為廣州制造業增添“芯”動能。2018年6月2日-3日,廣州市半導體座談會、廣州半導體高峰論壇召開,廣州市半導體協會宣布正式成立。廣州大舉加快用“芯”謀局的步伐,為IAB計劃(即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補上關鍵環節。
當前,無論是廣州傳統的石油化工、電子、汽車產業,還是當前倡導的IAB、NEM戰略性新興產業,其內部都有著天然的因果關系。小小的芯片,即可串聯起產業迭代的過去與未來,達成相互通聯與轉化,由此也成為廣州實體經濟提質轉型,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實現并跑甚至領跑的決勝所在。
半導體成布局關鍵點
如何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體系,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殺出一條血路,當好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龍頭”,廣州任重而道遠。
當前,廣州提出IAB計劃,愈來愈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戰略引擎之時,半導體產業逐步躍出水面,成為謀篇布局的關鍵點。如今,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廣州密集召開半導體座談會、高峰論壇及成立市半導體協會,傳遞出一個強而有力的聲音——構建協同發展的半導體產業生態圈。廣州同時對準了半導體、集成電路和芯片,可以說,相關行業技術水平的高低和規模大小,已成為衡量地區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標志。
集成電路制造不可缺位
廣州IAB產業發展目標明確,無論是建成“世界顯示之都”還是“國際軟件名城”,集成電路都在其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有研究數據表明,集成電路產業1元的產值,可以帶動信息產業10元的產值和100元國內生產總值。這也引來了市場對集成電路的投資熱情,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ISA)統計,去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5411.3億元,比上年的4335.5億元增長24.8%,中國部分城市正奮起直追,布局高端產業鏈。全球近60%的芯片市場在中國,中國近60%的芯片市場在珠三角。廣東歷來是信息產業大省,珠三角地區又是國內消費性電子、通信產品最大的生產基地,依靠得天獨厚的優勢,廣州已經形成了國內集成電路最大的集散地和消耗地。
不過,回到產業鏈討論上,集成電路的生產分為設計、制造、封測三個主要環節,廣州的實力并不平均。如今,廣州在集成電路的設計和封測兩個主要環節,已經聚集了大批企業。不過,廣州集成電路產業長期存在設計企業偏小、制造環節空白、封測行業不強的問題,整體附加值較低,主要以外資企業和品牌的加工貿易為主,特別是高端制造仍然空白,至今還沒有建成一條集成電路制造線。
“廣州集成電路產業中間缺什么?就是缺制造。制造其實是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一個核心環節,廣州可以瞄準產品差異化來做。”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執行院長張衛說,珠三角整體制造業實力非常強,集成電路制造不可缺位。
“龍頭”項目帶動上下游
在半導體產業賽道競爭中,廣州廣邀集成電路“朋友圈”,共鑄廣州芯片產業。
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廣州市牢牢抓住半導體產業新一輪發展的“春天”,瞄準信息產業發展的前沿,提前布局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地。如今,廣州加快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先后出臺了《廣州市鼓勵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若干規定》《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明確將集成電路作為產業發展的領域重點和方向。特別是IAB產業計劃的實施,拉開了半導體產業蓄勢而發的序幕。
2017年底,粵芯落戶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填補了廣州高端芯片生產線的空白,該區集成電路價值創新園同日啟動建設,一批上下游企業隨之先后落戶,“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應用”為一體的作業模式已構建,產業項目集聚集群集約的全產業鏈生態圈已形成。
找準優勢尋求差異化發展
廣州半導體產業發展迎風起舞。對此,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認為,集成電路是全球化的產業,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全部做全,不如選擇在一個點上做深做透,關鍵是要差異化,要比別人更先進、更有競爭力、更有引領性,要做到不可替代。
葉甜春相中其中一個突破口,就是汽車電子芯片。作為汽車電子設備的“大腦”,相比其他消費類電子芯片,汽車電子芯片由于對可靠性要求更高,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廠商爭奪的技術高地。“廣州傳統優勢產業是汽車,目前智能汽車也在大力推進中,如果針對此行業推出中國的汽車芯片,說不定就能彎道超車,打個翻身仗。”葉甜春說。
“汽車電子芯片有這么大的需求,為什么中國的集成電路設計廠進不去?就是因為我們缺乏自己的認證平臺”。廣州半導體協會會長、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CEO陳衛說,粵芯正與廣汽、北汽商談,希望合作打造一個有公信力的認證平臺,為中國自己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服務。
先謀定而后動,廣州的集成電路產業到了可以做好、應該做好、是時候做好的時候了。
廣州市半導體協會成立
昨日,廣州市半導體座談會、廣州半導體高峰論壇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召開,廣州市半導體協會在該區宣布正式成立。
該協會將帶動打造廣州半導體發展行業聯盟,構建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推動廣州半導體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對本地半導體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丁文武,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執行院長張衛,中山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鄧少芝,廣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章國豪等10余名院士專家,50余家市內半導體企業代表就新時期廣州半導體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未來的市場熱點與應用等積極交流碰撞,來自官、產、學、研的160名代表共赴盛會。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廣州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財力雄厚,產業基礎扎實,本地高校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供給,無論是政府各級干部還是企業都有足夠的意識,此時發力集成電路可充分利用后發優勢,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成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的主力軍
昨日,廣州市半導體協會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宣布成立,并舉行揭牌儀式。該協會由粵芯發起并任會長單位,51個單位共同創會。
“廣州的集成電路產業要放在廣東省、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這樣的背景下來看,廣州將來要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核心,粵芯應該成為我們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業價值創新平臺的核心。”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執行院長張衛說。
“今天廣州半導體協會成立,方方面面的資源開始集聚,大家千軍萬馬開始向廣州匯聚,我們希望廣州要成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的一支主力軍,不只是生力軍,共同把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帶上一個新高度。”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表示。
“我們真誠地希望各位專家、企業家把更多的科研成果、產業項目帶來,投資到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這個離成功最近的地方,共謀產業發展,共創美好未來,共同推動廣州‘芯’強起來。”黃埔區區長、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小華在致辭中表示。
據介紹,該協會將承擔會員培訓交流、市場評估、會展招商、行業統計調查、企業和產品認定評測等業務職能。“協會將發揮溝通紐帶的作用,為政府出謀劃策,與中國半導體協會做好對接,為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服務。”陳衛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