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總裁宣布,其在5G時代將延續其專利授權業務模式,持續飽受爭議的整機抽成模式,引發業界輿論反彈。為平息行業怨氣,高通高級工程副總裁兼QTL法律顧問陳立人公開表示,高通新的授權用同樣的價格加入更多技術專利,“可以說是加量不加價”。但從高通不惜代價堅持并購恩智浦來看,其包藏扼住全球未來科技產業咽喉之地、甚至牽制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更大野心。
當前,全球正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泛IOT領域抓緊向AI方向進化,5G時代的到來加速萬物互聯,硬件終端產品形態和市場利益分配將發生重大改變。全球科技勢力的重新布局,關系未來國家競爭力強弱,也是新一輪國際政治及貿易爭端的幕后原因之一。高通并購恩智浦,正是這家移動智能終端芯片壟斷企業暗度陳倉之舉。
5G時代,智能手機雖然仍不可或缺,但不再是最具前景的應用市場,如果高通只維持現有領域技術優勢,將不足以維護長期壟斷地位,還會在手機行業遭遇更多挑戰。而我們梳理恩智浦公司業務可以發現,這家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全球最大的汽車電子設備廠商之一的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智能識別、家庭娛樂、手機及個人移動通信以及多重市場半導體等五大領域,使用其技術的終端產品可以隨時隨地在家中、汽車和移動設備之間分享訊息。
近年來高通麻煩不斷,中國、韓國、歐盟等相繼對其進行了反壟斷調查和罰款,包括蘋果、魅族等也與高通展開專利訴訟博弈,面對行業對“高通稅”的群起而攻,高通只能以降低收費上限作為應對。如今高通不惜遭遇壟斷處罰,也要向恩智浦發出收購要約,看中的正是自動駕駛、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更廣闊的市場。高通希望在5G時代有望迎來的AI產業大發展中,繼續扮演“攔路收稅”的壟斷角色。
在經營業績重壓之下高通已連續大裁員,一旦其收購恩智浦成功,“高通稅”向IOT領域滲透幾乎是不可逆的結果。智能手機廠商就因高通整機收費模式飽受困擾,其4%左右的費率甚至遠超手機廠商凈利潤,導致中國手機廠商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嚴重影響產業創新發展。據多家媒體報道:高通明確每個NB-IoT/eMTC模組將按50美分收取專利費,當前,NB-IoT模組成本在36元左右,50美分(約3.3元RMB)的專利費占整個模組成本的9%,如果NB-IoT模組成本降至等同2G模組的階段,這個占比將達到15%左右。可以預見,5G時代泛IOT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與傳統通訊業相比,將會給高通帶來成千上萬倍的專利收入增長。
未來,泛IOT產品終端將圍繞一個人的幾乎所有生活及工作場景,從家用電器到汽車出行再到幾乎所有的娛樂設備,幾乎寸步不離。“高通稅”若實現全覆蓋,在其大發攔路財的同時,將會推高消費者購買成本,同時壓縮終端廠商利潤及創新空間。如果高通收購恩智浦成功,憑借恩智浦公司在金融IC卡芯片、移動支付安全單元和NFC芯片等領域的絕對壟斷地位,高通將在半導體、物聯網、車聯網、移動支付、智能交通等領域對終端企業乃至國家科技競爭施加強大影響力。
傳統通訊行業的經驗已經證明,當中國科技企業受制于高通這樣的跨國公司時,國家產業發展將會受到限制,關鍵時刻的國家競爭力趨弱。如果因恩智浦歸于高通而在泛IOT領域再受制于人,不僅中國相關企業利潤失守,從手機到泛IOT領域再到自動駕駛等AI前沿科技產品,發展將長期受到高通控制,想要獲得突破將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