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自治區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組織實施2019年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的通知》,通知指出,專項支持的重點領域包括:
(一)新材料產業
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產業,重點支持新型金屬功能材料、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稀土功能材料、表面功能材料、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劑、高品質新型有機活性材料、新型化學纖維及功能紡織材料,高品質特種鋼鐵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屬及合金材料、新型結構陶瓷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和陶瓷基復合材料。
(二)新能源產業
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重點支持風力發電機組、零部件、風電場相關系統與裝備、風力發電技術服務;太陽能產品、生產裝備、發電技術服務、智能電網設備及系統。
以下為通知原文: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財政廳關于組織實施2019年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的通知
寧發改高技〔2018〕442號
各市、縣(區)發展改革委(局)、財政局,寧東管委會經濟發展局、財政局,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財政局:
按照國家和自治區關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關要求,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廳,開展2019年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專項目標
(一)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生物產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對國內(外)先進適用技術和科技成果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促進全區產業轉型升級。
(二)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專項的實施,引導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發揮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的作用,攻克重點領域內的技術瓶頸,解決共性技術難題,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支撐,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專項支持的重點領域
(一)新材料產業
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產業,重點支持新型金屬功能材料、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稀土功能材料、表面功能材料、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劑、高品質新型有機活性材料、新型化學纖維及功能紡織材料,高品質特種鋼鐵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屬及合金材料、新型結構陶瓷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和陶瓷基復合材料。
(二)新能源產業
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重點支持風力發電機組、零部件、風電場相關系統與裝備、風力發電技術服務;太陽能產品、生產裝備、發電技術服務、智能電網設備及系統。
(三)先進裝備制造產業
發展智能制造裝備、航空、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等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重點支持智能測控裝置、智能裝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工業機器人與工作站、智能加工裝備、智能物流裝備、智能農機裝備、增材制造(3D打印),民用飛機(含直升機)、航空設備及系統、航空材料、航空運營及支持、航空維修及技術服務,衛星通信、導航、遙感應用系統;軌道交通專用設備、關鍵系統及部件,海洋工程關鍵配套設備和系統。
(四)生物產業
發展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質能等生物產業,重點支持新型疫苗、化學藥品制造、現代中藥與民族藥、生物醫藥服務,醫用檢查檢驗儀器及服務、植介入生物醫用材料及服務,生物育種、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生物獸藥、獸用生物制品及疫苗、生物食品,生物基材料。
(五)節能環保產業
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節能環保產業,重點支持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余氣利用、高效儲能、節能監測和能源計量、高效照明產品及系統、綠色建筑材料,水污染防治裝備、大氣污染防治裝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智能水務、大氣、水、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服務,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建筑廢棄物、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汽車零部件及機電產品再制造、資源循環利用服務。
(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發展下一代信息網絡、信息技術服務、電子核心產業、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支持信息終端設備、網絡運營服務,新興軟件及服務、“互聯網+”應用服務、大數據服務,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新型元器件、高端儲能、關鍵電子材料、電子專用設備儀器,網絡與信息安全軟硬件及服務,人工智能平臺、軟件、智能機器人及相關硬件、人工智能系統。
(七)數字創意產業
發展數字文化創意、設計服務、數字創意與相關產業融合應用服務等數字創意產業,重點支持數字文化創意技術裝備、軟件、內容制作、新型媒體服務、數字文化創意內容應用服務,工業設計服務、人居環境設計服務。
三、申報要求
請各市、縣(區)發展改革委(局)、財政局,寧東管委會經濟發展局、財政局,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財政局,組織所轄企業積極申報。申報項目的企業,應具有良好的研發實力、產業化生產條件和資金籌措能力。凡經有關部門認定具有自治區及以上的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支持。已獲得過自治區相關資金支持的項目和已獲得過本專項支持但項目未經驗收的企業不得申報。項目申報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一)補助資金分為事前補助和事后補助兩種方式。申請事前補助資金的項目,應為尚未開工或已經開工建設的項目。申請后補助資金的項目,應為2016年7月以后開工建設、截至項目申報日已完成全部投資并具備驗收條件的項目,后補助項目在下達專項資金計劃后3個月內由項目所在地發改委組織竣工驗收,并將竣工驗收意見報我委和財政廳后方可撥付補助資金。
(二)申報項目所采用的技術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或為引進技術(近3年獲得的專利技術),經過小試、中試等工程性檢驗,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產業化生產基礎,產品應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三)項目技術方案應避免采用單一技術或工藝,在工藝、技術路線設計中要突出研發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的綜合應用,形成多種技術集成和綜合技術優勢。項目所采用技術應對提升本行業技術水平具有重大影響,其技術先進性在未來2-3年內可以保持在我區行業發展的前列。所申報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必須是在區內的首次產業化應用。
(四)項目總投資規模一般應不低于1000萬元,企業自有資金比例原則不低于總投資的1/3。
(五)項目資金申請報告要嚴格按照編制大綱編寫,并按照要求提供相關附件。申報單位要落實好項目建設資金、節能、環保、土地、規劃等相關建設條件,以附件方式附在資金申請報告后。
(六)附件要求
1.申請事前補助的項目應按照附件1所列要求提供相應材料。
2.申請事后補助的項目應按照附件2所列要求提供相應材料。
四、申報程序
項目申報單位需通過所在地發展改革部門申報,于2018年8月31日以前,將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和有關附件報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高技術處),逾期不予受理。
五、支持原則
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組織專家評審,擇優予以支持。
聯系方式: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高技術處:王燕鑫 5043170
自治區財政廳企業處: 馬學霞 8553161
附件:1.事前補助類項目資金申請報告
2.事后補助類項目資金申請報告
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
2018年7月19日
(此件公開發布)
事前補助類項目
資金申請報告編制要點
一、項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國內外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對產業發展的作用與影響,產業關聯度分析,市場分析。
二、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和財務狀況
包括所有制性質、主營業務、近2年來的銷售收入、利潤、稅金、固定資產、資產負債率、銀行信用等級、項目負責人基本情況及主要股東的概況。
三、項目的技術基礎
成果來源及知識產權情況,已完成的研究開發工作及中試情況和鑒定年限,技術或工藝特點以及與現有技術或工藝比較所具有的優勢,該項技術的突破對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四、建設方案
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建設規模、采用的工藝路線與技術特點、設備選型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項目招標內容、產品市場預測、建設地點、建設工期和進度安排、建設期管理等。
五、各項建設條件落實情況
包括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措施、原材料供應及外部配套條件落實情況等。
六、投資估算及籌措
項目總投資規模,投資使用方案、資金籌措方案以及貸款償還計劃等。
七、項目財務分析、經濟分析及主要指標
內部收益率、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期、貸款償還期等指標的計算和評估,項目風險分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
八、資金申請報告附件
(一)銀行出具的貸款承諾(省級分行及以上)文件或已簽訂的貸款協議或合同。
(二)地方、部門配套資金及其它資金來源證明文件。
(三)自有資金證明及企業經營狀況相關文件(包括營業執照、近2年經審計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四)技術來源及技術先進性的有關證明文件。
(五)環境保護部門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意見。
(六)節能、土地、規劃等必要文件。
(七)項目核準或備案文件(在有效期內);已開工項目需提供投資完成、工程進度以及生產情況證明材料。
(八)項目單位對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內容和附屬文件真實性負責的聲明。
(九)需要提供的其它相關材料。
項 目 簡 介
1.項目的必要性(主要應用領域、市場需求及國內外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及產業關聯帶動性)。
2.項目的技術基礎(成果來源,技術的先進性、成熟性,目前已完成研究開發工作及有關方面認證,技術水平已具備產業化示范的技術條件)。
3.技術或工藝特點,與現有技術或工藝比較所具有的優勢(是否為調整產業結構急需,對提升傳統產業的作用)。
4.建設內容及規模、地點、期限。
5.項目承擔單位所有制性質,在本行業中所處位置,生產經營狀況(銷售收入、利潤、固定資產、資產負債率、銀行信用等級等),開戶行資信證明,銀行承貸意向,項目負責人情況及項目組織方式。
6.原材料供應及外部配套情況。
7.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8.經濟效益初步分析。
項目及項目單位基本情況表
事后補助類項目資金申請報告編制要點
一、項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國內外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對產業發展的作用與影響,產業關聯度分析,市場分析。
二、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和財務狀況
包括所有制性質、主營業務、近2年來的銷售收入、利潤、稅金、固定資產、資產負債率、銀行信用等級、項目負責人基本情況及主要股東的概況。
三、項目完成總體情況
項目建設過程簡述,完成的建設內容、建設規模、建設地點、建設期限,建安工程、設備購置、生產線建設及試生產情況,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產品市場情況。
四、項目技術總結
成果來源及企業知識產權情況;本項目的技術或工藝特點、優勢,對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最新取得知識產權(科技成果、標準建立等)情況。
五、項目財務總結
資金完成情況,審計報告摘要,投資效果評價。
六、項目全面達產后經濟及社會效益分析
七、申請補助資金的理由及資金數額(是否達到預期的技術、經濟等各項指標)
八、資金申請報告需要說明的其他情況
九、資金申請報告附件
(一)項目立項的核準或備案文件。
(二)項目立項時所辦理的土地、規劃、環保節能等文件。
(三)項目建成后取得的土地證,環保、消防等部門出具的項目專項驗收意見。
(四)項目建設時和建設期間取得的自主知識產權情況(年限為備案之日至2018年7月期間)。
(五)通過該項目建設,企業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并通過認定的情況。
(六)產品訂單或銷售合同,客戶出具的產品應用評價。
(七)項目單位對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內容和附屬文件真實性負責的聲明。
(八)需要提供的其它相關材料。
項 目 簡 介
1.項目承擔單位所有制性質,在本行業中所處位置,生產經營狀況(銷售收入、利潤、固定資產、資產負債率、銀行信用等級等),項目負責人情況。
2.項目的必要性(主要應用領域、市場需求及國內外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及產業關聯帶動性)。
3.項目驗收完成的建設內容、建設規模、地點、期限。
4.項目的技術總結情況(技術及成果來源,技術或工藝特點及優勢,技術的先進性、成熟性,對本行業當前及未來發展的影響)。
5.項目的財務總結情況(審計報告摘要等)
6.項目試生產情況(銷售情況或訂單,用戶意見等)
7.達產后經濟社會效益情況。
8.擬申請補助資金金額。
項目及項目單位基本情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