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表示,公司計劃采用自主研發的AI芯片以替代英偉達的芯片,該芯片的性能要比目前特斯拉采用的英偉達芯片快10倍。
馬斯克表示,英偉達Drive PX2運算平臺配有一個Pascal GPU和兩個Parker中央處理器(CPU),該芯片被應用在目前的2.5版Autopilot硬件設備中,其運算處理速度為200幀/秒。
相比之下,特斯拉自主設計的計算機可實現2000多幀/秒,并提供完全冗余(full redundancy)及故障切換(fail-over)。該芯片會在未來4-6個月內交付,將被用于3.0版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硬件中,特斯拉將為完全自動駕駛(SAE 5級自動駕駛)的實現提供維護及支持。
在去年,馬斯克首次證實特斯拉在造AI芯片,如今終于快要面世。
特斯拉的AI芯片大計
在去年的NIPS大會上,吉姆·凱勒與馬斯克一同出席。吉姆·凱勒也是一位出自AMD的大神,他于2016年1月加入特斯拉出任出任副總裁,負責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硬件等業務。
在凱勒的職業生涯中,他曾先后參與Alpha 21164和21264兩款處理器的設計;他是AMD Athlon K7架構的關鍵人物;AMD K8的首席架構師;主持設計了蘋果A4、A5兩代移動處理器;AMD Zen核心的負責人。堪稱是各類主流芯片的集大成者。特斯拉把這么一位請到公司里,不造個芯片什么的,坦白講,說得過去嘛?
自己造芯片是特斯拉縱向擴張的最新例證,它可以內部設計和制造所有產品。對于芯片技術,特斯拉團隊回歸到了“裸機級別”而不是分層GPU解決方案。這項技術最初是用于加速游戲機的圖形處理速度,特斯拉從頭設計計算器和存儲器電路,使得他們一個緊挨著一個,可以快速傳輸數據,這是GPU在仿真模式下運行AI神經網絡時的傳統難關。
Peter Banon表示,芯片的研發工作接近完成。“芯片已經順利運行,而且表現不錯,我們在特斯拉S、特斯拉X和特斯拉3上提供使用方便的替代設備,所有這些型號都已經在路上行駛。這些AI芯片可以全幀速支持現有的車載網絡,并且在很多時候都是空閑狀態。”
此前,特斯拉一直依賴于英偉達Drive平臺,他們使用自主研發的芯片,會不會對英偉達產生很大的影響呢?英偉達目前在汽車方面的AI芯片有沒有更好的改進呢?
英偉達AI芯片市場強勁,面臨挑戰
據英偉達公司表示,失去特斯拉這個客戶或許并不會影響公司業務;該公司表示這部分銷售額很小,不會有重大影響。但它確實指出了計算能力在自動駕駛工業中的重要性。這些車中一定會運行著責任重大的超級計算機,而它們的開發者必須找到方法來驅動和冷卻這些機器。制作最好的芯片,藏在車子里面,可能比炫酷的外觀或令人尖叫的性能表現更為重要。
在AI技術逐漸發展成熟的過程中,人們發現CPU對于大數據的處理能力較差,效率和消耗上都完成不了機器學習技術對算力的要求,專用AI芯片需求持續走高。于是當開發人員發現GPU(圖像處理器)的并行計算架構可以加速深度學習培訓過程時,長期致力于圖像處理器領域的英偉達迎來了春天。
英偉達2016年第一個推出專為深度學習優化的Pascal GPU,2017年推出了性能更優的新GPU架構Volta,及神經網絡推理加速器TensorRT 3。目前占據全球GPU行業的市場份額超過70%,GPU作為其核心產品占據84%的收入份額。
另外,由于英偉達發布的針對開發者提供的并行計算平臺CUDA,被廣泛認可和普及,積累了良好的編程環境,目前應用在人工智能領域,可進行通用計算的GPU市場基本被英偉達壟斷。
不過英偉達在PC端和數據中心業務上,也面臨著老二AMD的挑戰。
在PC處理器市場,AMD正在英特爾主導的市場“搶食”。從2017年3月至今年4月,AMD推出了銳龍7、銳龍5、銳龍3、銳龍Threadripper、銳龍2000等處理器。數據顯示,在銳龍處理器推出后,AMD的桌面處理器市場份額已從8%增至12%;而英特爾的份額則下跌1.9%,至87.8%。
雖然,英特爾在數據中心處理器市場也占有絕對的領先地位,擁有99%的市場份額,不過野村證券稱英特爾正在試圖阻止將15-20%的數據中心處理器份額讓給AMD。
目前GPU和英偉達,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可以說是風頭正勁,不過在頂著“應用最廣泛AI芯片”的光環,英偉達也還面臨FPGA和ASIC等專用化程度更高、計算力更強的芯片的挑戰。
小結
身邊的人工智能產品越來越多,人工智能也遍布我們的視野。華為已經發布了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將其應用在旗下智能手機產品中;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 X也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面部識別等功能;三星最新發布的語音助手Bixby則從軟件層面對長期以來停留于“你問我答”模式的語音助手做出升級……可以說,誰掌握了AI芯片的先進核心技術,誰就能贏得未來的市場。特斯拉能不能贏了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做出真正便利生活的產品。
戰爭剛剛開始,看誰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