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聞庫表示,今年5G產業鏈將達到預商用水平,我國5G第三階段測試主要圍繞組網試驗,測試成果即將于2018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上公布。隨著第三階段測試結果于本月底公布,我國5G網絡發展將邁入新階段,這也會助推5G產業鏈的發展迎來新浪潮。在5G規模部署的進程中,光纖光纜行業將最先受益。
專家表示,5G給光纖光纜需求帶來巨大增量是毋庸置疑的。5G網絡要求低時延、廣覆蓋、海量連接,對傳送網在帶寬、容量、時延和組網靈活性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這也將助推基站數量的增加。除了宏基站數量增多之外,微基站的數量會顯著提升,甚至會出現間隔距離只有十幾米的現象,在室外熱點覆蓋和室內覆蓋中發揮更大作用,將成為5G網絡中重要的設備形態。而基站之間需要依賴光纖的連接,如此的規模與密度為光纖光纜需求量的增長提供了保證。
據專家介紹,5G網絡建設下,不僅普通光纖需求量會迎來爆發式增長,特種光纖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如骨干網超低損耗大有效面積G.654E光纖,應用于數據中心的OM5光纖、少模光纖,物聯網領域的光纖傳感器用傳感光纖。
目前,我國的骨干網帶寬為400G,在5G時代下,應用領域的拓展以及流量高速增長,巨大的帶寬容量需求和新的網絡架構將給光網絡帶來機遇和挑戰,5G成為骨干網擴容和升級的重要驅動力。在超400G的Tbit/s時代,超低損耗大有效面積G.654E光纖將有著出色的表現力。相比傳統的G.652光纖,G.654.E光纖無電中繼距離優勢明顯,可以延長無電中繼傳輸距離,能達900km以上,減少中繼站設置,并具有抗微彎性能。從光纖光纜、傳輸設備及局房能耗等綜合成本考慮,可以大幅降低設備投資以及資源消耗成本。
數據中心方面,云計算的日漸普及、大數據的興起、5G時代的到來以及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都在推動數據中心產業變革。數據中心對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下一代數據中心的建設需要成本更低、帶寬更寬的傳輸介質,在此背景下,OM5光纖以及少模光纖將迎來新的需求增長點。
光纖
OM5多模光纖不僅在850nm窗口提供毫不遜于OM4多模光纖的帶寬性能,其在850-950nm波長范圍內都具有高帶寬。同時,OM5在支持所有傳統應用方面與OM4具有同樣優異的表現。OM5光纖通過波分復用能有效減少多模光纖的用量,在5G時代下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為100G甚至400G數據中心提供了低成本、低能耗、高性能的優質解決方案。同時,數據中心帶寬的升級將助推少模光纖需求的增長。少模光纖是通過增加單芯光纖中傳播的光束的模式來實現復用,在提高容量的前提下對能耗的需求增加不明顯。同時,少模光纖的現場使用方式也與現有單模光纖的現場使用方式基本兼容,其使用的復雜性也沒有明顯增加。專家表示,100G/400G數據中心的興起將促使少模光纖應用的增加,并且未來在光纖傳輸系統中能占一席之地。
此外,5G給物聯網的發展帶來了生機,為實現萬物互聯提供了前提。而物聯網的發展必須要借助大量傳感器獲得各種環境參數,從而為物聯網更可靠的數據信息。光纖傳感可以不斷汲取光纖通信的新技術(如新的半導體光源、新型光纖)、新器件,各種光纖傳感器有望在物聯網中得到廣泛應用,專家表示,應用于不同場景的傳感光纖在物聯網中具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傳感技術及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傳感光纖應用領域也會得到不斷拓展,全光物聯網有望在將來出現并成為一種新的物聯網形式。
物聯網
5G網絡促進光纖光纜需求穩定增長的同時,深度拓展了光纖光纜的使用場景。在光纖光纜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應用于多場景的特種光纖或成為行業另一風口。在5G商用越來越近的背景下,行業企業需重視相關產品的研發,為將來多種連接需求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