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喜歡打針吧!但我們都必須忍受一次又一次由打針帶來的痛苦與不便,甚至創傷。據麥姆斯咨詢報道,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從蚊子吸血的方式中汲取靈感,通過研究蚊子刺穿人類皮膚而不引起針扎疼痛的原理,產生了無痛微針的想法。
通過對現有科學的研究,研究小組發現蚊子在吸血時避免疼痛的三種途徑。蚊子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讓皮膚感覺麻木的蛋白質。蚊子的口針,或稱吸取血液的部位,在刺破皮膚時會產生振動,從而減少了所需的力量。口針呈鋸齒形,也能使刺破皮膚更容易(事實上,模仿這種鋸齒形的針頭已經開發出來了)。
但研究者們通過對蚊子的細心觀察,發現了第四種方法。雌性Aedes vexan是北美洲最常見的蚊子,它的口針不同部位剛度不同,上唇尖端附近相對柔軟,這又減少了刺穿皮膚所需的力量。
這種微針的價格較高,在所有情況下都使用不太可能,但對于小孩或害怕打針或刺痛的人來說可能是一項很好的備選方法。
“我們具備制造這種微針的材料和技術,”Bhushan總結道,“下一步是尋找資金支持來制造和測試這種器件。”
在西方經濟體國家中,蚊子是令人厭惡的生物,足以引起災難性的后果。世界上一半的人口有患瘧疾的危險,瘧疾則是由蚊子叮咬傳播寄生蟲引起,在2015年有429000人因患此病而喪命。
與如此巨大的死亡人數相比,由蚊子激發靈感的無痛微針顯得蒼白無力。但這也是一項由蚊子提供給予保護健康靈感的正面教材,雖然目前還停留在理論階段。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