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臉識別解鎖、支付等應用的興起,相關技術及元器件也成為了移動智能手機的標配。從iPhone X發布至今,其后幾乎每一款品牌都有支持人臉識別的新機發布,但也始終沒能從根本上解決iPhone“劉海屏”的問題。當然,蘋果也一直在嘗試研究出更好的替代方案。
近日,蘋果一個新專利曝光。從介紹信息看,該專利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讓智能手機在沒有劉海屏的情況下也能在前面板內部安裝各項傳感器。具體來說,蘋果是通過切割面板,在顯示屏上鉆孔并將傳感器內置到孔中的方案替代此前的劉海屏,讓手機屏幕看上去不會太怪異。
但這似乎和已經得以大量應用的“美人尖”設計方案并無太大區別,甚至早在iPhone X發布之前一個月,夏普就率先發布了有類似設計的手機AQUOS S2。而在iPhone X發布之后,有關全面屏的解決方案就層出不窮,除了最近發布的華為Mate 20系列手機有美人尖設計之外,如OPPO、VIVO、小米等甚至還采用了滑蓋屏和升降攝像頭等解決方案。
由此來看,蘋果此項專利最終被采納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也不難看出,即便在當前因屏幕有“缺陷”被廣大用戶集體吐槽的情況下,全面屏也已然成為主流。且近段時間有消息稱,三星在屏下傳感器相關技術的研發,預備將前置攝像頭及相關傳感器隱藏在顯示屏內部方面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旦該方案最終被成功應用于三星新機中,其或將成為引領下一波智能手機全面屏方案潮流的領軍者。
在智能移動手機創新應用觸及天花板的情況下,iPhone系列手機近年來帶給用戶的驚喜也大不如前。但不可否認,iPhone X是成功將3D結構光技術及人臉識別帶入了大眾的世界的手機,雖尚有缺陷,但任何新技術的應用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除蘋果、三星等海外大廠外,國內諸如華為、小米等手機品牌也一直在相關技術的優化升級及設計方案上做著嘗試。當然,如果我們能在創新應用上有所突破,將會讓國產品牌手機在國際市場中更具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