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南方電網智能變電站運維技術試驗基地,只要面對面給“管家式”操控機器人打個招呼,“她”就會通過人臉識別“喚醒”試驗基地。外形頗似卡通機器人“瓦力”的巡檢監控機器人,同時用可見光、紫外光監測設備指示燈的顯示情況和內部溫度變化,并完成數據記錄。這可不是科幻小說的場景。
南方電網首個智能變電站運維技術試驗基地將探索向全網推廣
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依托運維經驗,承擔了南方電網首個智能變電站運維技術試驗基地試點的建設與運維。基地占地面積約450平方米,具備培訓、測試、新技術應用三大功能。
東莞供電局變電管理一所繼保分部主管郭志軍介紹說,基地為智能變電站的建設提供了一個新的樣板,新的思路,具有極大的借鑒價值。
基地配置了一個“管家式”操控機器人,和外形頗似卡通機器人“瓦力”的巡檢監控機器人。此外,設備用光纖傳輸取代了電纜,進行數據收集與傳輸,收集信息比傳統的多,可以實現實時數據分析管控,可以精確到對每一套保護的每一個插件里的每一個CPU的工作溫度、光口,進行實時監控并制定趨勢分析。
“這里的光纖、直流電源、交流電源采用智能化母排結構,電源、光纖即插即用,既滿足屏柜的可調式功能,具備充足靈活性,適應培訓、測試的需求;具備充足的擴展性,適應后續500千伏規模功能擴展,并已申請多達77項專利,其中33項發明專利。”郭志軍說。
高科技新技術密集應用節省投資提升供電可靠性
基地搭建了南方電網第一個智能變電站二次鏡像檢修平臺,在檢修平臺配置、調試,完全模擬變電站調試環境,實現智能變電站設備缺陷處理等,避免現場設備調試作業風險和大量的配合停電工作,從源頭上消除作業風險、電網風險及設備風險,提高供電可靠性,真正體現智能站的優越性,為未來變電站運維方向的探索奠定基礎。
基地具備南方電網最新、最先進的智能二次設備,配備了智能錄波器,該設備可同時應用于智能變電站和常規變電站,集成了故障錄波、網絡記錄分析、二次系統可視化、智能運維功能的重點創新設備,讓“看不見,摸不著”的智能變電站可視化,真正為以后實現智能站“免定檢、自維護”,探索落地智能電網“免運維”新技術、新應用。
智能變電站的新技術是多學科、多專業融合的體現,因此,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為新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完整的試驗測試環境,對每一項新技術的落地提供了硬件支撐。
據了解,智能變電站運維技術試驗基地可節省投資超10%,運維成本下降,傳統變電站需要運維工作人員4到5個,現在只需要1個運維人員即可。
基地的設備具備鏡像仿真單元,可以模擬變電站的全部功能,如某項設備的功能出現問題,可直接用模擬仿真單元模擬出相同功能進行替換,不需要像傳統變電站進行停電操作,大大提升了供電可靠性。
2019年,隨著南方電網正式全面推進智能化變電站建設,在建設、已投運的智能化變電站不斷增加,從事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維護人員也將逐年增加。在急需進行智能變電站相關的新技術、新技能培訓的情況下,試驗基地為專業人員掌握智能變電站運維技術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