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小米成立非洲事業部,加大非洲市場拓展力度,這在意料之中。2017年開始,憑借在印度市場的爆發,小米手機出貨量恢復增長,這也讓小米得以在2018年成功上市。不過,對于小米手機的出貨量,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這兩年的增幅,主要來自印度、印尼市場。其中,來自印度市場的銷量,占了小米總銷量的1/3以上。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為1400萬部,在印度的出貨量為1170萬部。
在國內市場,小米面臨強大的競爭力,賽諾的數據顯示,小米在國內的出貨量,排名第6。繼印度市場之后,小米亟需一個體量夠大的市場,來打開出貨量增長的想象空間。而非洲市場,符合小米的定位和期待。非洲有超過12億的人口,排名領先的手機廠商,對非洲市場不夠重視,這對小米來說,是一個機會。
非洲給小米想象空間
目前,小米在印度市場排名第一,在印尼市場排名第二。這兩個市場,主要以中低端手機為主。比如印度市場,暢銷手機是均價幾百元的。小米在印度的銷量,主要來自中低端市場,這與印度的消費現狀有很大的關系。
但即便如此,小米也不得不保持警惕,俗話說“月滿則虧”。在印度市場,小米必然也會遭遇壓力。隨著全球市場銷量低迷,競爭對手會越來越重視印度市場,小米能否守住自己的地位?這是一個問題。靠價格形成的競爭力,從來都是不穩固的。OPPO也成立了子公司,跟小米在印度對打。而小米最強大的對手榮耀,已經對印度發力。榮耀總裁趙明甚至喊出,未來幾年要奪取印度市場第一。一旦榮耀與小米展開對攻,市場格局有可能會改寫,畢竟,榮耀背靠華為,有技術優勢。
除了印度、印尼市場,小米雖然在歐洲一些市場也在高速增長,但體量不大。而小米在國內市場,則表現并不如意。賽諾的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小米在國內市場的銷量排名第六,落后OPPO、vivo、華為、榮耀和蘋果。而去年11月,小米手機,小米在國內賣出410萬部手機,同比下滑12%。
而幾年前,小米手機成為一匹黑馬,登頂國內市場,成為出貨量老大。2014年,小米春風得意,賣出6112萬部手機,同比暴增227%。高舉“互聯網思維”的大旗的雷軍,2015年年初自豪地宣稱,“小米成功登頂中國市場份額第一。”2015年,盡管競爭對手在猛沖,小米守住了國內第一。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2015年,小米在國內的出貨量為6750萬部。但是,受華為、OPPO和vivo的沖擊,受線上市場占比下滑影響,小米在國內市場,逐漸落后對手。
所以,在國內市場處境不利,印度市場、印尼市場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發力非洲市場,有望給小米重新帶來增長,給資本市場想象力。盡管非洲暢銷手機價格低,但非洲有超過12人口,其他主流廠商不夠重視,做好這一市場,雖然不一定能賺多少錢,但一定能貢獻一個漂亮的出貨量數字。這對小米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小米上市以來,股價大跌,小米需要一個想象力空間的市場。
傳音是小米攔路虎
不過,非洲市場這塊肉,小米不一定能吃到嘴里。傳音是非洲之王,出貨量位居這一市場的老大。2017年,傳音手機的出貨量高達1.2億部,排名全球第四,領先小米,僅次于三星、蘋果、華為。
旭日大數據公布的2018年Q1國產手機出貨量數據,傳音奪得亞軍(排在華為之后),出貨量為2538萬部,小米排名第三,出貨量為2336萬部,比傳音手機少了200萬部。小米大力發展非洲市場,必定要跟傳音搶市場。雖然都是主打性價比,但相比小米,傳音手機的性價比更高,在非洲的品牌知名度也高過小米。小米要想在非洲市場暴走,首先要過傳音這一關。
目前,傳音在非洲市場一家獨大,份額占比高達40%。當然,這里面包括了功能機。傳音手機受非洲人民歡迎,主要是它的產品價格低廉,功能機均價在20美元左右,傳音的智能機,價格也在四五十美元左右。小米手機進入非洲市場,要想獲得較大的銷量,還得靠低價策略,否則,很難跟傳音競爭。
傳音在非洲已經有較深的沉淀,銷售網絡強大,進入了坦桑尼亞、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等重要市場。很多非洲國家經濟較為落后,他們購買手機,最關注的是價格,傳音手機切中了他們的需求。
而且,傳音在非洲的本土化運作比較到位,比如,招聘當地員工,請當地明星代言,冠名非洲球隊,拉近了與非洲人的距離,獲得了品牌好感。另外,在產品方面,傳音也針對非洲人,做了本土化改善。我們知道,非洲人黑皮膚,拍照效果看不出層次,傳音手機根據眼睛、牙齒進行曝光拍照,黑人也能拍出層次感。小米要想在非洲市場大有作為,有很多困難需要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