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在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重點是建設運營好“兩網”。
兩網,一是建設運營好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二是要充分應用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通信技術,打造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的泛在電力物聯網。
堅強智能電網,主要指能源的供給側,或者說電力供給側,主要強調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多級電網的協調發展。經過十余年發展,國網規劃的2020年堅強智能電網全面建成目標有望如期實現。
泛在電力物聯網,側重用戶側或者說能源的需求側,指利用“大云物移智”(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慧城市)等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實現用能、運維成本不斷降低,也更好滿足用戶對多種能源的需求。
3月8日國網董事長寇偉及眾領導于北京召開“泛在電力物聯網”專項部署工作會議,董事長寇偉表示國網”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快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會議提出兩階段戰略建設安排,至2021年初步建成網路,基本實現業務協同和數據貫通,初步實現統一物聯管理等目標;至2024年建成該網路,全面實現業務協同、數據貫通和統一物聯管理等要求。
作為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具有狀態全面感知等特征的智慧服務系統,泛在電力物聯網由國網層面統一推動望加速推進相關企業的業務拓展。
泛在電力物聯網,就是圍繞電力系統各環節,充分應用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先進通信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特征的智慧服務系統。
泛在電力物聯網具有連接的泛在性、終端的智能化、數據的共享性、服務的平臺化四大特征,有望解決我國電力行業面臨的新能源占比提高導致電網形態發生變化、電改降費導向使傳統電力企業經營遭遇壓力和數字互聯經濟促社會經濟形態發展變化三大突出問題。
2、市場潛力?
2018年國家電網提出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概念,著手打造SG-eIoT。
根據規劃來看,整個“SG-eIoT (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系統在技術上將分為終端、網絡、平臺、運維、安全等五大體系,打通輸電業務、變電業務、配電業務、用電業務、經營管理等五大業務場景,通過統一的物聯網平臺來接入各業務板塊的智能物聯設備,制訂各類電力終端接入系統的統一信道、數據模型、接入方式,以實現各類終端設備的即插即用。
整個架構中具體可以分為終端信息收集器(傳感器、RFID等)、邊緣計算、通信網、云平臺、人工智能五個層次,同時衛星和5G技術形成的信息傳輸系統將成為泛在網絡實現的關鍵力量。
泛在電力物聯網作為未來可能接入設備最多的物聯網生態圈,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邊緣計算應用場景,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國網系統接入的終端設備超過5億只(其中4.5億只電表,各類保護、采集、控制設備幾千萬臺),國網規劃到2030年,接入SG-eIoT系統的設備數量將達到20億,整個泛在電力物聯網將是接入設備最大的物聯網生態圈。
3、潛在受益標的一覽:
軟件端:
岷江水電(國網信通業務擬注入。有望成為信通集團重要資產證券化平臺,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業務主力軍。業務轉型升級包括云網融合基礎設施、云平臺、“互聯網+”行業云應用(ERP、電力營銷、能源交易等業務,具備成長潛力);
國電南瑞(二次設備龍頭+集團信通相關業務17年注入。南瑞信通子公司業務包含基礎大數據平臺、電網生產管理信息化軟件、網絡安全產品、通訊設備產品等,是國網體系內另一大泛在電力物聯網主力軍);
恒華科技(面向電力行業的云服務平臺。電力設計軟件龍頭,具備配售的軟件平臺等業務);
遠光軟件(國網電商公司入股,主要從事電力企業ERP軟解和解決方案等);
恒實科技(專注于智能控制室集成服務,電力行業占公司收入30%+)。
硬件端:
主要建議關注電力設備領域中主營終端信息收集產品的公司,如:
金智科技(二次設備+電力信息化,主營配網自動化、電力信息數據傳輸設備FTU等國網內中標領先);
海興電力(智能電表優質民企,儲備多項電力物聯網技術);
新聯電子(主營信息系統采集設備+230M組網+智慧能源云平臺);
炬華科技(用能側信息采集);
朗新科技(電力及燃氣營銷與采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