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了,各大調研機構也都紛紛公布了第一季度的調研數據,近日知名數據調研公司IDC就發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手機銷量報告,該報告顯示華為以19.0%的市場份額超越了蘋果的成為了全球第二的手機廠商,這是繼去年第二和第三季度之后,華為再次成為全球第二大的智能手機供應商。
根據數據顯示,華為手機業務2018年增速達到45.1%,在銷量上已經很接近三星,很有可能在近幾年內成為手機銷量的冠軍。雖然華為手機的銷量節節攀升,但華為手機的利潤卻在蘋果與三星之中是最低的。
2018年華為、三星、蘋果公司營收及利潤
其中,手機業務部分收入及利潤情況如下:
華為——收入:268億美元,利潤:21億美元;
三星——收入:447億美元,利潤:53億美元;
蘋果——收入:580億美元,利潤:116億美元。
結合對比來看三星、蘋果、華為手機業務的凈利潤,盡管華為在2018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但蘋果依然攫取了智能手機市場的大部分利潤,成功拿下了全球手機60%+的利潤,華為占據的利潤好不足10%,國產手機陷入大而不強的局面。
造成華為凈利潤與三星、蘋果相差較遠的原因,筆者認為與以下幾個方面脫不開關系:
銷量:手機銷量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根據IDC公布的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數據,三星、蘋果、華為全年銷量分為2.923億臺、2.088億臺、2.06億臺。銷量上的落后一定程度影響了華為的凈利潤。
價格/市場:蘋果一直以來定位智能手機高端市場,而三星、華為雖說均在低、中、高端都有布局,但是均價上三星還是領先于華為。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三星智能手機的均價為2033元,而華為的智能手機均價為1694元,華為高端機型相比三星、蘋果,價格和銷量都相對較低,并且華為進不去美國市場。所以綜合來看,華為凈利潤落后于三星和蘋果,手機均價和市場阻礙有著重要的影響。
成本:三星的屏幕和電池一直以來在業界處于領先地位,對于自身來講可以保有較好的成本控制,此外對于向高通、ARM等公司交付的專利費用,三家廠商可能存在差異,對于華為來講,主導權多在外企手中,從而導致成本較高,利潤降低。因此京東方、ATL以及國內手機產業鏈等企業的崛起可以有限緩解國內手機廠商成本壓力,從而帶來利潤的提升。
Others:蘋果IOS系統以及Apple store的收入也是蘋果利潤較高的重要原因所在,安卓系統的開放性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服務收費達不到蘋果的高度。此外,在倉庫管理、銷售流程以及企業運營等方面,相比蘋果和三星,華為仍存在不足。
......
可以看到,華為想要在凈利潤上趕超三星與蘋果,未來還將面臨諸多嚴峻的挑戰。
對手強勁依舊的事實擺在眼前,華為追趕的腳步依然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