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有種說法是:一等公司做標準,二等公司做專利,三等公司做營銷,四等公司做產品,五等公司做制造。做標準的屈指可數萬中挑一,做專利的只需看看高通表現就知道有多牛逼。所以對于絕大部分的技術型公司來說,標準的高度可能無法簡單企及,但在專利方面的布局卻是以后行走江湖的關鍵。
而下一階段眾所周知將是5G時代,基于高通在3G\4G方面的前車之鑒,不少公司都早已儲備5G標準,其中又以華為為其中代表。不過一直以來關于華為及各大全球頂級公司在5G方面的專利有多少,由于沒有讓人信服的數據,眾說紛壇無法統一意見,但基本上可以認定,華為在5G布局方面是主要玩家。
近日,據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的最新5G專利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4月, 中國企業在5G通訊方面SEPs件數占全球34%,位列全球第一;而其中華為則擁有15%的SEPs,為世界5G專利龍頭。
在此需要明確一個概念,SEP即Standards-Essential Patents,也即標準關鍵專利,也叫標準必要專利。就是說這種專利都是基礎性的,是真正的能創造財富的那部分專利,而不是“濫竽充數”的那種可有可無之類的專利。這種標準關鍵專利的優勢主要有三點:其一是通過向其它廠商收取專利費,能創造可觀的效益,最典型的代表就是3G/4G時代高通的所作所為;其二是擁有SEPs的企業可以通過交叉授權,免費使用對手的關鍵專利,以達到資源的最大化;其三是因為免了關鍵專利費用的支出,其在5G相關硬件設備制造及5G網絡建設方面,可以比對手有更低的成本優勢,在相應的競爭領域自然就有價格優勢。
而在IPlytics的數據中,華為的SEP總數為1554件排名第一,其后依次為諾基亞、三星、LG、中興、高通和愛立信。也就是說,在5G關鍵標準專利儲備上,這次是華為真正走在了高通前列,以后的5G專利大鱷更可能是華為才對,華為也算是躋身二等公司行列。
另外從具體影響力來看,除過專利數的多少外,也與各個公司派遣標準工程師出席標準會議的人數和頻率有關,因為做標準的公司都是極少數公司,如果這個公司能主導了這個標準的關鍵走向,基本上就確定了其一等公司的行業地位。按對5G標準做出貢獻值大小排序,依然是華為排名第一,頻次達10844次,愛立信第二,僅為8428次,其后分別為諾基亞、高通、三星、中興等公司,其中排名第四的高通貢獻值僅為3018次,只是華為的三分之一大小。
顯然從這些關鍵專利的公布情況及對標準的貢獻值來看,華為已是5G行業的當仁不讓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