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半導體老牌貴族做不好的移動處理器,為什么華為、高通可以無往不利

半導體老牌貴族做不好的移動處理器,為什么華為、高通可以無往不利

2019-06-12
關鍵詞: 華為 高通 計算機 海思

華為受到掣肘的時候,海思無疑是“關鍵人物”。但是在海思崛起前,曾經的移動處理器市場腥風血雨,諸多傳統半導體巨頭面對這塊大蛋糕,垂涎欲滴,卻落了一個因噎廢食的下場。

如果要給手機芯片的演變史下個注腳:后來者居上最合適不過。

往者不可諫

1560215647633085428.png

在華為海思之前以及之后,鮮少看到國產手機芯片廠商的身影,紫光展銳算是正在成長的一支新力量,小米澎湃還處于“難產”中。除此之外,即便是放眼全球,能夠在手機處理器上分得半杯羹的半導體企業也鳳毛麟角。

海思“備胎”之路不易,而那些敗走移動芯片市場的傳統半導體巨頭也有諸多故事可以為后來人借鑒。

德州儀器(TI)在半導體產業的地位可以說是德高望重,TI發明了工業界第一個DSP芯片,人類歷史上第一塊集成電路也是由TI的基爾比研制,開辟晶圓代工先河的張忠謀是在TI受到的啟發。TI在早期基本攬下了電子產品的大半江山,計算機、手機、攝像機、投影機等產品都在它們的“勢力范圍”。

然而鮮為人道也的是,昔日的德州儀器在移動芯片領域也是風光無倆。那時候手機市場還是摩托羅拉、諾基亞的天下。

在2003年的時候,TI就推出了第一代移動智能終端處理器OMAP 1,塞班時代的諾基亞手機以及一些Windows Mobile系統的部分手機,都是用的德州儀器的OMAP系列芯片。

1560215665704016057.png

圖 | 第一代OMAP1710處理器芯片核心架構圖

德州儀器設計的處理器穩定性強、兼容性好、發熱與體積控制也非常合理,在當時可以說是秒殺一眾對手。

那時候華強北的山寨機才開始蠢蠢欲動,聯發科還沒做出Turnkey的方案,用德州儀器方案的諾基亞是絕對的高端機。

到了智能手機混沌初開時,移動處理器市場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TI、高通、英偉達、英特爾、海思、聯發科等等都快速市場。不過除了實力雄厚的TI,剩下的幾家都是新入門的菜鳥。

高通在2007年推出第一代Snapdragon產品時用的還是老舊ARM11架框,而德州儀器已經用上ARM最新微架框Cortex A8,差距顯而易見。英偉達則是在2008年發布了基于ARM和Geforce的移動處理器Tegra,之后的海思在2009年發布了第一款芯片K3V1(之后并未進行市場化商用)。

然而,當德州儀器的好友諾基亞日落西山之時,承載著塞班系統的OMAP芯片也面臨崩盤的風險。雪上加霜的是,智能手機的發展伴隨著3G通信技術的全面普及也走向了一個新紀元,越來越多的視頻、圖像、語音功能被集成在小小的一塊屏幕中,移動處理器的集成度越來越高。

一場洗牌即將到來。

基帶之痛

基帶有多關鍵呢?從最近蘋果和高通的和解就能看出,即便是蘋果,在基帶面前,也不得不向高通低下頭,基帶對手機產業鏈的影響可見一斑。

而基帶的問題也斷送了傳統半導體巨頭的移動之路。德州儀器長年深耕半導體產業,未曾想過涉獵通信技術,那時和他們合作的諾基亞以及摩托羅拉正好也都是通信巨頭,TI也沒必要做這方面的打算。

在手機處理器高度集成的時期,智能手機的芯片一般分為基帶芯片和應用處理器(AP)兩大類,前者實現移動通話、數據功能;后者包括CPU和GPU,主要負責應用軟件運行和多媒體、數據、文件處理等工作。此外,還有射頻等核心單,它們組合在一起構成了SoC芯片。

所以單單只有AP的芯片廠后期的發展步履維艱。當高通在2011把基帶集成到處理器中的時候,德州儀器的OMAP使用的還是外掛基帶。手機廠商要選擇TI的處理器,也就意味著還要另外購買基帶產品,既增加了生產成本,也提高了芯片設計的難度。但是高通的驍龍可以讓他們一勞永逸,更關鍵的是高通獨有的專利授權模式,以強買強賣的霸道之姿,虜獲了不少手機廠商。

為了彌補這塊短板,英偉達收購了Icera,博通收購了瑞薩通信芯片業務,英特爾收購了英飛凌。然而收購也是杯水車薪,這些廠商的基帶芯片能力和高通相比遜色很多。

1560215725824051222.png

以英偉達為例,雖然黃仁勛當時考慮到基帶集成到芯片的問題,但是他們收購的那家擁有基帶專利的廠商在CDMA制式上毫無話語權(高通基本上壟斷了大部分CDMA專利),這就導致使用英偉達芯片的手機不能支持某些運營商的網絡。

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廠商的基帶跟高通比,要么差速度,要么差制式。蘋果在后期投奔英特爾的那兩年,被無數用戶吐槽過打電話信號差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華為就非常有話語權。海思成立之初并不是為了手機服務,作為一家通信設備商,任正非當初壓根是反對做手機的,海思成立不久后進入的也是數字安防芯片,如今的安防巨頭海康和大華都是海思芯片的老用戶。

華為老兵戴輝曾在回憶海思崛起的文章中提到華為手機和芯片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其擁有強大的基帶能力。

2010年,海思在華為傳統的無線基站技術和專利積累上,自研了用于數據卡(無線廣域網調制解調器)的“巴龍”芯片,主要的功能是基帶處理(BP),處理通信協議。后期如果沒有巴龍基帶芯片護航,麒麟系列芯片很難和高通驍龍高端處理器硬碰硬。

除此之外,華為在操作系統上也站對了隊,2009年第一款海思AP支持的是Window Phone系統,三年后的K3V2選擇了安卓系統,至此才有了華為之后的故事。

從3G過渡到4G,從WCDMA、HSPA再到LTE,從LTE Cat.3到LTE Cat.4、LTE Cat.6、LTE cat.7到LTE cat.9等,基帶技術幾乎年年都在進化。

而基帶的研發需要強大的通信技術研發實力和每年數億美元的持續研發投資,高投入、高風險特征,讓手機芯片巨頭們難以承受。同時,對于這些半導體老牌貴族來說,手機處理器不是它們最賺錢的業務,算得上可有可無。最終,德州儀器在2012年正式退出移動芯片市場。

英特爾退出的時候也是抱著相同的想法,手機處理器研發周期長,投入高,但是利潤微薄,再加上苦于高通的基帶專利費用,不如將目光轉向更賺錢、更有競爭力的業務。比如模擬芯片之于IT,桌面處理器之英特爾,高性能GPU之于英偉達。

2014年英偉達撤離智能手機市場,英特爾則是整合了移動部門,在2016年取消兩款Atom系列處理器產品線的開發。除此之外,像博通、意法半導體這些曾在移動芯片市場有一席之地的半導體公司也接二連三地退出了。

傳統半導體巨頭紛紛在移動市場上折戟沉沙。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在老牌貴族止步移動處理器的時候,新貴們也快速上位。

就在德州儀器推出的第二年,清華紫光在2013年以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國內IC設計公司展訊,展訊的殺手锏是射頻和基帶芯片,這些都是紫光打造國產自研移動芯片的關鍵。拿下展訊后,紫光又收下了物聯網芯片商銳迪科,有了如今的紫光展銳。

敗走移動芯片業務的英特爾也在紫光展銳上投了90億元,準備在移動處理器上再留一手,遺憾的是雙方于5G方面的合作在今年三月被終止。

紫光展銳起步晚,在高通、海思推出集成4G基帶的產品時,紫光展銳發布了WCDMA/TD-SCDMA的3G多模平臺。而常年堅持Cortex-A7架構的紫光展銳也算是穩扎穩打,借著低廉的價格,紫光展銳拿下了不少第三世界國家的手機市場。有報道顯示,紫光展銳的手機芯片全球出貨量高達7億套,市占比27%。

值得一提的是,紫光展銳在2016年于南京江北新區成立了子公司,總投資19億元,主要承擔以5G、移動智能終端系統及軟件為核心內容的研發工作。在南京江北新區,同時還有諸多臺積電、ARM科技,新思科技等產業鏈上下游的半導體企業。可以看到的是, 隨著產業鏈的成熟,中國的移動芯片產業鏈集中度也越來越高。

在紫光展銳快速成長的這個時間周期內,另外一隅的華為毅然拋棄和運營商的定制化手機,從2012年自建自己的手機品牌,順帶拉了一把當時還無法和高通驍龍媲美的海思麒麟芯片,彼時海思已經將首次集成巴龍基帶芯片的K3V3更名為麒麟910。

這個階段華為自有品牌手機一直帶著麒麟芯片往前走,再加上期間幾個關鍵競爭對手掉了鏈子,華為手機的量也跟了上來。

后期麒麟芯片也用上了臺積電最先進的工藝制程,再往后便是我們熟知的首個集成NPU專用硬件處理單元的麒麟970,如今再從配置上看,最新的麒麟980已經是芯片市場上的頂級作品,不論是CPU、GPU,還是基帶、AI、協處理核心等,完全能夠和高通驍龍高端系列在移動處理器市場分庭抗禮。

從喬布斯將智能手機帶入大眾視線到如今漸趨飽和的智能手機全球市場,十多年時間,移動處理器市場格局已定,如今再也看不到昔日霸主們的身影,高通、海思、三星、聯發科以及展銳,圈出了各自的一畝三分地,并且以5G為中心,展開新一輪的競爭。

就在5月29日,聯發科在臺北電腦展期間發布了全球首款集成了5G基帶芯片的7nm制程的SoC。三個月前,高通推出了第二代5G新空口(5G NR)調制解調器驍龍X55;年初華為也發布了5G基帶芯片Balong(巴龍)5000,再加上紫光展銳的首款5G基帶芯片春藤510,圍繞新一輪通信技術展開的芯片之戰已經拉響了號角。

最后:

移動處理器的發展和手機的迭代是相互推進的過程,從最早的功能機到當前的智能機,芯片從單一的CPU到集成AP和BP的Soc,而這些變化也和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息息相關。

從2G、3G到4G乃至正在建設的5G,每一代通信技術的變遷都意味著有人落后,有人青云直上。

除此之外,系統、生態、硬件、軟件,環環相扣,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如果華為當年死磕WindowPhone系統,哪有后來的麒麟芯片,而英特爾就是典型“一招不慎”的失敗案例。

在移動處理器市場,傳統的半導體老牌貴族退下了,剩下的都是后來者居上的游戲。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 | baoyu166.永久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 五月激情站 | 久久久久国产 | 亚洲天天更新 | 美女又美女又黄又免费网站 | 丝袜无内写真福利视频 | 色偷偷网 | a级男女性高爱潮高清试 |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 免费精品视频 | 久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 色六月婷婷 | 97青草| 欧美人成网站在线看 | 午夜影院免费体验区 | 欧美黑粗特黄午夜大片 | 手机在线伦理片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 青青青草国产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 男女上下猛烈动态图午夜 | 天天摸天天舔 | 00超粉嫩福利网站导航 |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国产papa | 日本午夜三级 | 一个人看的www观看免费 | 麻豆射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人人 | free性中国hd露脸 | 一级毛片在线完整免费观看 | 欧美视频手机在线 | porefree日本中国 | 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 激情视频网站 | 在线丝袜视频 | 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 动漫成年美女黄漫网站小视频 | 欧美激情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521香蕉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