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6月12日發布《手機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白皮書(2019)》。白皮書表示,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但人工智能將拉動手機芯片市場增長。2017年全球手機AI芯片市場規模3.7億美元,占據全球AI芯片市場的9.5%。預計2022年將達到3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9%,未來五年有接近十倍的增長。
在應用方面,隨著5G網絡技術逐步走向商用,將極大拓展AI應用場景。較為成熟的手機AI 應用場景聚焦于智能拍照、人像美顏、圖片管理、語音助手、智能翻譯、語音搜索和增強現實類應用等。
5G 就如同一條“信息高速公路”,為龐大數據量和信息量的傳遞 提供了高速傳輸通道;人工智能是云端大腦,依靠高速公路傳來的信息學習和演化,完成整個機器智能化進程。5G 時代下,人工智能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擁有更快響應、更豐富內容、更智能認知的應用模式??梢哉f,5G 補齊了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短板,是驅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新動力。
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
據中國信通院數據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總和達到7693萬臺,較 2018年同比大幅下滑11.9%,下滑趨勢較全球市場更為明顯。
Digitimes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制造商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季度環比下降 30.5%,同比下降5.8%,至1.4億臺。
領先智能手機企業向AI 戰略轉型
一是軟硬件齊推進:華為在2018全聯接大會上首發AI戰略,從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話語不難發現,華為已經 ALL in AI;vivo 于2018年7月宣布成立AI全球研究院,希望打造人工智能軟硬件平臺,推動手機平臺完成從“智能”到“智慧”轉型。
二是手機+智能硬件的產品生態鏈轉型模式:2018 年 9 月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小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表示,要把人工智能作為小米最重要的戰略。
三是科研專利轉型路線: OPPO早在 2016 年就已經開始投入研發,建立了先進的訓練集群和數據中心,并積累了超過300 項人工智能專利。
從這些領先的手機企業爭相向AI轉型的動作不難看出,人工智能將是手機產業的下一個風 口浪尖。
5G網絡技術逐步走向商用,極大拓展AI應用場景
2018 年 6 月 14 日,第一版本(R15)的 5G 核心網標準已在 SA全會上批準凍結。隨著 SA 5G 標準正式確立,城市規模組網試驗的展開,5G 商用已經進入倒計時。2019年5G 產業配套將會逐步完備,2020 年開啟全球商用。
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 具有大帶寬、低延時、廣連接的特點和優勢,其三類典型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帶寬 eMBB、大規模機器類通信 mMTC、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 URLLC)可分別從數據、時效和算力上為人工智能技術提供更好的支撐基礎,大幅促進其各類終端使用場景的落地和應用。
感謝您的閱讀!
甲子光年
一家致力于服務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的智庫,我們提供資源對接、FA和品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