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華為在遭遇arm停止授權IP,博通、Qorvo等美國廠商不供應芯片的情況后,依靠自身提前存儲的元器件,依然在推進華為手機新品上市日程。華為今天將在發布新一代自研處理器麒麟810和三款nova系列新機,帶動華為手機在中端市場的銷量。
6月21日消息,華為今天下午2點要在武漢舉行新品發布會,屆時會有三款新機亮相,其都屬于nova系列,具體來說分別是nova5i、nova5和nova5 Pro,定位則是從低到高,同時他們還會帶來新一代自研處理器麒麟810。
nova5系列首發麒麟810
nova5系列
匯總目前消息,nova5系列三款新機都采用了打孔屏設計,只是屏幕大小不同,同時新機皆為后置四攝的設計,全部都添加了兩枚2MP的景深鏡頭和微距鏡頭,其中nova5i的主攝是2400萬像素,而nova5和nova5 Pro主攝是4800萬像素,并且還支持40w超級快充。
來說說這次發布會的重點,是華為海思帶來了新的自研麒麟處理器,之前官方已經表態,這是他們第二顆7nm工藝處理器(數量上領先蘋果、三星),而從目前確定的名稱來看,其會是麒麟810,定位中高端,可以看作是麒麟710的升級版,主要瞄準高通驍龍7系列處理器競爭。
據悉,麒麟810將跟麒麟980一樣,同樣采用臺積電的7nm工藝制程,而這也是高通和蘋果目前沒有做到的,即旗下擁有兩款都使用7nm工藝的處理器,而麒麟810處理器可以看做是之前麒麟710的大幅升級版,CPU和GPU都得到了加強,特別是NPU也會進行升級,而這次還是首次搭載華為自研的NPU,預計表現不會比麒麟980弱太多。
海思轉正,加大自研處理器占比
隨著出貨量越來越大,華為已經有意提升麒麟處理器在自家手機占比,并減少高通、聯發科的采購比例。目前,華為高端手機全部采用自研處理器,而華為將加快中低端手機導入海思麒麟平臺的速度。據悉,海思將在今年超越聯發科,成為整個亞洲地區最大的IC設計企業,而目前海思(HiSilicon)已經成長為大陸第一大芯片設計企業。
據悉,華為智能手機去年下半年采用海思麒麟處理器的自給率不到40%,今年上半年已經提升到45%,而今年下半年預期會提升到60%。鑒于這個情況,華為已經追加了臺積電7nm芯片的投產量,其有望超過蘋果成為臺積電最大的7nm客戶。
產業鏈最新消息還顯示,今年9月份華為要發布的麒麟980升級版麒麟985,目前準備一切順利,其會使用臺積電的第二代7nm工藝制程,相比第一代來說,新制程加入了EUV紫外線光刻技術(利用光蝕刻出硅片上晶體管和其他元件的布局,其可以使芯片中晶體管密度提高20%,讓組件更加強大的同時能耗更低。),有了這個新技術的導入后,新的7nm工藝無論功耗還是性能,都要比之前的版本提高20%。
加強國內出貨量 保證完成目標
目前,華為手機正在采用新的策略,那就是通過不同種類、價格段的新機,更積極的宣傳方式等,來獲得國內市場更多市場份額,從而確保完成今年的出貨量目標。之前余承東在微博上表示:“今年華為和榮耀很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手機廠商,在未來,華為單品牌要做到全球第一,榮耀品牌做到中國第二,全球第四。”今年年初的時候,余承東就已經立下了目標,2019年華為手機(加上榮耀)出貨量要完成2.5億臺,而2020年要達到3億臺。
產業鏈消息人士表示,華為如此大力度的推新,只為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只有增大出貨量,才能完成對蘋果和三星的超越,通過中低端機增加出貨量,通過P系列和Mate系列來賺取更多利潤,就是他們現在最核心的策略。
此前,任正非在消費者BG“軍團作戰”誓師大會上的指出,華為今年的改革重點是運營商業務(CNBG)和消費者業務(CBG),華為消費者業務2023年希望達到15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目標,同時公司公司授權CBG(華為消費者業務)自主改革,這也是希望余承東能帶領消費者BG業務團隊更進一步(目前消費者業務已經是華為最大的業務),比如智能手機獲得更好的利潤,同時市場份額全球第一,再比如IOT領域華為可以大展拳腳,獲得優勢地位等。
點評:華為在海外市場因為美國的圍堵,軟件系統谷歌授權的限制,海外市場今年會出現比較大的下滑,國內市場是增長的重中之重,Nova5新機的發布將采用自研的麒麟810芯片,在后置四攝上有明顯的產品體驗提升,消費者是否會為新機買單,要看后面半年的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