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存芯片大廠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日前宣布恢復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的部分供貨。他們似乎從美國的對華禁令中找到了一些突破口,以解決半導體行業(yè)面臨的棘手問題。
美國商務部工業(yè)安全局(BIS)5月16日宣布把華為及其68家關聯方納入實體列表(Entity List)。美光首席執(zhí)行官Sanjay Mehrotra在周二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當時美光隨即凍結對華為的出貨并開始審查銷售給華為的美光產品、以確定是否屬于管制范圍內。
Mehrotra說,透過此次的審核,美光確定可以合法地恢復一部分現有產品的出貨,因為它們不受出口管理條例(EAR)和實體列表的限制。美光已經在過去兩周就這些產品當中的部分訂單開始出貨給華為。
不過,華為的情況仍持續(xù)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美光無法預測對華為的出貨數量或時間。正如在全球所有業(yè)務中所做的那樣,美光將繼續(xù)遵守所有政府和法律的規(guī)定。美光無法預測、政府額外的行動是否會進一步影響對華為的出貨。
華為對美光多重要?根據美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FORM 10-Q」文件,2019會計年度上半年13%的營收出自華為訂單。
在美國科技企業(yè)對華為依賴程度排行中,美光排名第二(圖自:彭博社)
釋放此消息后,美光盤后大漲8.63%至35.50美元,在在延長交易中更是飆升多達11%。
根據Cross Research分析師Steven Fox的說法,美光可能是第一家在仔細研究禁令規(guī)則后,公開表示將與華為繼續(xù)保持一定業(yè)務的公司。他說,即使公司總部設在美國,他們也可以通過海外子公司和運營的所有權將他們的技術歸類為外國公司。
“這是很難計算的事情之一,”Fox說, “你應該考慮的是,這恢復的部分出貨量不僅與美光有關,與供應鏈中的其他公司也有關,各種對策在陸續(xù)出現。”
根據Stifel Nicolaus&Co.分析師Kevin Cassidy的說法,美光和其他公司可能正在利用這個“漏洞”。“如果一個芯片中不到25%的技術來自美國,那么它就沒有被禁令所涵蓋,”他說,“這可能會導致專利轉移到海外實體,是美國政府一直以來最反對的。”
Cassidy表示,他擔心特朗普政府可能會注意到美國企業(yè)恢復向華為出貨的動作,并因為這削弱了其在貿易談判中對中國施加的壓力,而采取其他更瘋狂的行動。
美光第三季財報數據
6月25日美國股市盤后,美光公布2019會計年度第3季(截至2019年5月30日為止)財報:營收年減38.6%(季減18%)至47.88億美元;非一般公認會計原則(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年減66.7%至1.05美元。MarketWatch報導,根據FactSet的調查,分析師預期美光第3季營收、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各為46.7億美元、0.79美元。
美光首席財務官Dave Zinsner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美光第4季營收、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預估區(qū)間分別為43-47億美元(中間值為45.0億美元)、0.38-0.52美元(中間值為0.45美元)。根據FactSet的統計,分析師預期美光第4季營收、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各為45.6億美元、0.58美元。
Sanjay Mehrotra在會議上表示,就數據中心市場而言,云端客戶庫存問題出現改善跡象、多數的庫存水平已接近正常水位。美光第3季度的云端DRAM位出貨量呈現季增、超越公司內部的預期,初步趨勢跡象顯示本季可望出現強勁的季增表現。
就PC市場而言,隨著CPU短缺現象開始獲得改善、DRAM位出貨量重返成長軌道。展望未來,隨著筆記本電腦銷售轉佳、美光預期第4季度DRAM位將出現強勁的季增表現。
Zinsner指出,2019會計年度第3季DRAM、NAND營收都受到華為銷售限制的沖擊,如果沒有這項限制、當季營收應該可以落在預估區(qū)間的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