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封鎖華為,對華為有沒有影響?說沒有影響,是不可能的,但是,華為早有準備。事實上,面對美國的打壓,華為員工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增加。美國封鎖之前,華為有18.8萬員工,現在,華為的員工數已突破19萬了。這也表明,面對“實體清單”,華為不僅沒有收縮,還在增加人員投入,應對挑戰。
6月27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環球郵報》采訪。“美國的實體清單,對華為沒有死亡威脅。”任正非說,“我們照樣熱火朝天地生產,員工人數從18.8萬人擴展到19.4萬人,因為要做版本切換磨合,需要增加工程師。”任正非對《環球郵報》的記者說,“如果你有機會,可以去看一看生產線,生產線上的技術人員都是忙忙碌碌的。”
5月21日,海思以“芯使命、芯征程、決勝未來”為主題,面向全社會發布招聘,崗位涵蓋:芯片、軟件、算法、研究、光器件、存儲等。這僅僅是一部分,華為招聘的人才,涵蓋方方方面面。
不僅僅是增加研發人員,華為也在尋求高端人才。日前,任正非在EMT《20分鐘》講話中指出,公司不要有條條框框,要自己創造標準,拖著世界往前走。為此,華為今年將從全球招聘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還想招聘兩三百名。在任正非的構想中,這些天才少年,將像“泥鰍”一樣,鉆入華為的組織,激活隊伍。
打贏未來的戰爭,靠的人才。華為準備用三五年時間,讓公司煥然一新。任正非說,今年公司的業績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到2021、2022年,公司將恢復增長。
封鎖華為,打不垮華為,反而損失了美國企業的利益。6月29日,特朗普放話,美國企業可以賣給華為零部件。不過,特朗普后又補充,前提是沒有“巨大國家安全問題”的產品。事實上,對華為來說,這些已經并不重要。
任正非接受《環球郵報》采訪時說,“目前的根本問題,是美國要取消實體清單,而不是延緩。延緩實體清單,最痛苦的是美國公司,而不是我們。”
在芯片層面,美國已不能限制華為。任正非也說,他最關注的不是芯片,華為的芯片比美國的還先進。但是,一些沒有太大技術含量的零部件,反而是個問題,這些東西,華為過去忽略了。比如,電路板上的零件,少一個就需要全部改版,工作量很大。他認為,技術層面的東西,都能解決,只是需要時間而已。
文/徐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