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5G時代已經來臨,而歐盟面對如此全新的通信技術卻有著多層面而又復雜的感受。一邊是歐盟對于5G技術全面應用前景的擔憂,另一邊是對此熱切期盼的國家和企業為爭奪潛在的巨大市場而互相角力,這正是5G技術當下在歐洲部署的現狀。
5G技術的推出被冠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稱號,之所以稱之為革命是因為該技術將對現有的所有法律障礙發起挑戰,這其中就包括有關適用于車與車及車與其他設施之間通訊的WiFi基礎設施應用方案。
當地時間7月4日,多個歐盟成員國投票反對推動基于WiFi通信技術的互聯汽車發展方案,該方案得到了大眾等企業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該結果也標志著包括高通、德國電信和寶馬在內的企業在與歐盟有關互聯汽車的規則之爭中獲勝。
眼下全球多國都在規劃自己的5G發展部署方案,而歐盟國家上述表決結果也標志著GSMA和GSA等行業團體的一次重要勝利。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團體就認為歐盟目前提出的技術方案已經過時了。
在一份聯合公開信中,GSMA和GSA等團體表示歐盟方面提出的方案因為“忽視近年來的更新技術”而使得自身被置于競爭劣勢地位。
歐洲委員會本次提出的方案并未合作智能交通系統(C-ITS),該系統可以對互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在內部或同其他基礎設施之間的數據交換進行管理,其應用之后可以對交通信號燈、重要路況、避免擁堵、危險路況等設備和情況進行高效管理。
有多達21個歐盟國家對上述方案投下反對票,其中包括德國、意大利和法國。有企業表示歐盟的方案將迫使他們對已經過時且性能不及蜂窩通信的WiFi技術進行投資,相較而言5G技術的性能已經達到空前出色的地步。
事實上針對選WiFi還是選5G的問題,整合行業已經出現了分化。NXP、通用汽車、沃爾沃、雷諾、豐田和大眾等企業對WiFi 802.11p表示支持;而寶馬、愛立信、華為、英特爾、高通、三星以及德國電信等則更傾向于蜂窩車聯技術(C-V2X)。
當然對于高通和華為這樣得企業來說,他們有望作為5G技術設施和設備的供應商而大獲全勝。
有歐盟官員對他們所支持的WiFi技術進行辯護,他們聲稱處于低成本和安全性的考慮理應利用現有的WiFi基礎設施,而5G的出現則可能成為創新道路上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