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出“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目標后,我們快速響應,積極承擔‘先行先試,探索路子’的重任,在濱海地區高效推進‘兩網融合’綜合示范工程。”7月8日,天津濱海供電公司“兩網融合”辦公室副主任張金祿說。經過4個月的努力,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兩網融合”綜合示范工程實施方案通過公司審核并進入實施階段。
打開思路繪藍圖
2月4日,國網天津電力召開會議,迅速傳達寇偉董事長關于推進“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建設的部署要求。從春節開始,國網天津電力圍繞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邀請內外部專家開展專題講座,認真領會“三型兩網”建設的內涵;先后組織專題技術沙龍活動、專題講座,收集“我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獻一策”建議,明確“兩網融合”先行先試建設方向。
濱海供電公司通過組建運檢、營銷、經法、綜合保障等9個專業保障小組,從發展、運檢、營銷、調控、辦公室抽調技術骨干組成“兩網融合”工作組,以柔性團隊的形式推進“兩網融合”工作。
“我們通過學習、調研、實踐,優化‘兩網融合’頂層設計,高水平構建‘兩網融合’綜合示范工程目標、架構、任務,力求標準統一、精準投入、先進實用。”張金祿說。
先行先試顯成效
5月15日,一臺紅白相間的六旋翼線路巡檢無人機在天津電網110千伏海洋變電站上空盤旋。變電站內,一臺深藍色身子、白色腦袋的新型巡檢機器人正在巡視變電站設備。這是國網天津電力研發的基于5G技術的新型線路巡檢無人機和VR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
傳統的線路巡檢無人機最多只能傳輸1080P的視頻,導致輸電設備的微小缺陷無法被識別。該款搭載5G終端的無人機能夠拍攝4K超高清視頻并通過5G網絡回傳給線路運維人員。運維人員無需攀登鐵塔即可清晰看到輸電線路及附屬設備的每一個細節,極大提升巡檢人員的工作效率。這兩款新式裝備在110千伏海洋變電站的應用,標志著國網天津電力首次實現基于5G技術的陸空一體化電力設施立體巡檢,智能電網融合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先進技術在津取得實效。
國網天津電力借力濱海新區智慧城市發展機遇,堅持雙向用力,對內以“變革強企工程”為抓手,推進體制機制、管理、服務和業務變革,提升企業和電網運營效率;對外以“1001工程”為抓手,打造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創新商業模式,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用互聯網思維推進“兩網融合”工作。
從3月18日開始,國網天津電力對具備條件的濱海新區11個項目先行先試。
4月16日,國網天津電力首臺“六合一”移動作業終端上線應用,開啟移動作業末端融合新模式。4月23日,國網天津電力與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簽署智慧能源支撐智慧城市建設戰略框架協議,舉行“中新生態城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支撐智慧城市發展。
5月10日,國網天津電力啟動城市綜合能源大數據價值挖掘商業化模式研究等7項新興業務研究工作。
國網天津電力推進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研發。6月底,兩臺第三代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研制完成,具備在10千伏水平及三角排列線路下,實現連續三相帶電斷接引流線作業功能。
一批項目將落地
7月4日,濱海供電公司研發完成供電服務指揮系統主動搶修功能模塊陸續接入數據后,“主動搶修”成為現實。該模塊通過現場安裝的智能配變終端和智能電表寬帶載波模塊采集的客戶用電和設備運行信息,在配電自動化、用電信息采集等系統的監測下,能夠及時將停電事件主動上傳至供電服務指揮系統。
“在客戶報修前,甚至只是設備出現異常、還沒有發生停電故障時,供電公司就能發現問題,并生成派發搶修工單,讓搶修人員盡快處置。”濱海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負責人劉慧芳說。
隨著供電服務指揮系統主動搶修功能模塊研發完成,濱海新區“兩網融合”還有多少成果將在下半年落地開花?濱海供電公司“兩網融合”辦公室專責孟憲辰說,該公司年底將完成3萬具高速電力載波通信模塊的換裝,實現停電信息主動上報功能。該公司“兩網融合”辦公室項目負責人樂坤說,今年將完成貫穿設備全壽命周期“物資采購、建設轉運、運維檢修、退役處置”4大環節的移動作業統一APP開發工作,并上線試運行。
此外,國網天津電力還在綠色港口項目、生態城能源大數據中心試點工程、多站融合發展、電力通信基礎資源商業化運營、5G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