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BO熱門電視劇《硅谷》(Silicon Valley)中,一家名為Pied Piper的虛構創業公司基于用戶手中智能手機的P2P網絡開發了新型互聯網。這一想法有效地減少了人們對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大型數據中心服務器的需求。
這個類似的場景正在被榮耀手機所實現。
在7月23日的榮耀9X發布會上,趙明宣布榮耀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達成合作,對接cepc@home項目——在志愿計算項目上達成合作,號召、激勵榮耀手機與個人電腦用戶釋放空閑時段的的處理能力,直接參與到尖端科研項目中。
要知道,CEPC計劃是中國科學家2012年提出的計劃。目的在于用CEPC大型粒子對撞機在高能物理領域探索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質丟失、真空穩定性等難題。
手機市場天天談性能、談外觀、談攝影,確實已經讓人有些厭倦。拿著手機去支持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運轉,探索宇宙尋找未解之謎,似乎來得更精彩。
一
手機也能找外星人
手機和探索宇宙聯系在一塊,往往會讓人覺得摸不著頭腦。手機明明握在手里,手機處理器只有有限的計算能力,探索宇宙是超級計算機的事情。
然而分布式計算這種技術正在讓手機參與探索宇宙成為現實——志愿計算因此誕生。
眾所周知,許多科研項目都需要對大量數據進行計算。面對龐大的運算需求,超級計算機應運而生。
可是,不是所有的科研項目都能用到超級計算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什么不把人們個人電腦多余的運算通通能力榨干呢?”
2003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曾經為此提出了建立BOINC的想法。
BOINC的中文全稱是伯克利開放式網絡計算平臺(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能把不同的分布式計算項目聯系起來統一管理。并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統一分配。
一般來說所謂的分布式計算研究的是如何把一個需要非常巨大的計算能力才能解決的問題分成許多小的部分,然后把這些部分分配給許多計算機進行處理,最后把這些計算結果綜合起來得到最終的結果。
比方說,用戶對研究艾滋病藥物和探索地外文明同時感興趣,就可以同時選擇兩個運行,并設置優先級。對統計評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無論你在為哪個項目工作,只要你奉獻CPU時間長,就積分高。
在這個項目之中,志愿者計算機的閑置計算能力可以通過因特網用來分析來自外太空的電訊號,尋找隱蔽的黑洞,并探索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可以尋找超過1000萬位數字的梅森質數;您也可以尋找并發現對抗艾滋病病毒的更為有效的藥物。
BOINC項目最近也在試圖和手機展開深度融合。
BOINC項目的創始人David Anderson提到說:
我想創造一種新的科學計算方法,作為網格、集群和云的替代方案。作為一個軟件系統,BOINC非常成功,它可以用來處理多核CPU、各種GPU、虛擬機和容器,以及Android移動設備。
加入boinc@tacc很簡單:注冊成為志愿者,設置你的設備,選擇你的項目。
志愿者一般會在計算設備待機的情況下讓其自動參與其中提供算力,把共享精神發揮到極致。
目前已經有超過1300名志愿者提供計算設備參與了boinc@tacc項目,超過300臺設備已經處理了使用boinc@tacc基礎設施提交的作業。志愿設備上的CPU提供的計算機總功率約為3.5teraflops(即每秒3.5萬億次浮點運算)。
二
用榮耀粒子對撞
這次榮耀9X系列產品“極其激進,極其大膽”,用發布會上的話來說就是,榮耀提供給用戶“超出預期”的產品,而不僅僅是“符合預期”。
全系麒麟810;4800萬像素、旗艦級ISP、貓頭鷹算法、1/2英寸傳感器升降式全面屏;業內最全面的全面屏解決方案。
產品力及體驗,已經超越不到一年前的驍龍845旗艦機型。
更超出預期的是,榮耀與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之間的合作,讓手機擺脫個人玩機這個維度。
榮耀與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首次合作的志愿計算項目為CEPC@Home,和CEPC大型粒子對撞機直接展開了合作。
CEPC是我國預研中的全球最大對撞機,被稱為實驗基礎物理的國之重器。雖然它投資高達360億,但帶來的價值卻無可估量。
一方面在宇宙探索和物理研究這幾個維度上可以帶來重大突破,另一方面這項基礎科學研究,能夠帶動的各個產業以及相關轉民用的技術無可估量,產業之外能夠留住的科研人才更是無價之寶。
由于CEPC@Home采用分布式計算方式,普通手機或者電腦用戶只需要打開軟件,就可以通過網絡志愿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服務器提供算力,參與的人越多,分布式網絡的運算能力越強。
以往手機CPU性能較弱,與此類科研計算是無緣的。不過經過多年發展,手機性能逐漸增強,再加上分布式技術的發展,也可堪此重任了。
比如說這次榮耀9X配備的旗艦級麒麟810芯片,采用臺積電7nm制程,相比于三星8nm制成晶體管密度提高了50%,相比于10nm制成晶體管密度提高了64%。整體能效相比于10nm制成提高28%。
麒麟810芯片采用的全新達芬奇架構NPU AI跑分高達33970分,麒麟810采用2個A76大核+6個A55小核設計。定制的Mali-52 GPU提供更好的畫質體驗。
這款芯片在完成日常手機使用任務的同時,可以參與到一些富余的工作之中,麒麟810芯片正適合做這樣的分布式運算,如果用戶愿意給CEPC@Home貢獻算力,那么算力匯聚在一起可以為國家宇宙探索事業帶來不小的貢獻。
普通網友,不需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打開手機電腦,一鍵接入就能志愿參與如此頂尖的科研項目,考慮到榮耀手機用戶基數極大,未來CEPC@Home可以為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所知曉,起到很好的科普作用。
事實上,不管是榮耀還是中科院都希望可以在企業、用戶、科研機構之間建立起協作的橋梁,共同推動尖端科研的大眾普及工作,推廣志愿計算助力科研的理念,讓社會上更多的人了解志愿計算、加入志愿計算,助力科普。
三
志愿計算將成潮流
榮耀和中科院的合作是科普和科研的雙贏。
榮耀不像其他手機廠商停留在參數和功能維度去談產品,這也帶來了品牌和產品的全新升級,不再像過去手機廠商只會拼參數、拼營銷,而是超越了現有的框架限制,尋求更大社會維度的突破。
麒麟810芯片的實力支撐讓其具備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CEPC@Home合作的能力,也讓大眾知曉這款芯片性能到底有多強。
選擇榮耀9X,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這款手機在預期內將會有較大規模的銷量。龐大的用戶人群可以為科研提供一定的算力支撐。
手機是數碼消費品,尤其是榮耀品牌的受眾相對較為年輕、有活力,他們愿意探索世紀,了解宇宙。這個用戶屬性本身就和國內宇宙事業發展是高度匹配的,讓這些用戶去了解粒子對撞機,其實也是在嘗試推廣科研。
隨著許多大型科研項目的出現,志愿者分布式計算越來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未來榮耀9X龐大的用戶人群可以提供閑時手機時間參與科學計算或數據分析,這種方式為解決基礎科學運算規模較大、計算資源需求較多的難題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途徑。對于科學研究者而言,志愿計算意味著近乎免費且無限的計算資源。
就用戶而言,他們也可以得到一個了解科學、參與科學的機會,以促進公眾對科學理解。
過去幾年國內盛行的共享經濟最后發展成了租賃經濟,多余的產能和閑置資源不僅加重了社會負擔,也偏離了共享經濟的初衷。
閑時算力的共享某種意義上看,才是真正的共享精神。
文|吳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