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手機四強當中,小米在過去三個季度均出現同比下滑,可謂陰霾重重,不過近日市調機構給出的今年二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數據顯示,小米手機的出貨量為1450萬臺,同比微漲2%,扭轉了此前持續下滑的勢頭,這意味著小米或見到了觸底反彈的曙光。
眾強圍攻日子艱難
在過去的這三個季度,小米是國產手機四強華米歐維當中過得最艱難的手機企業,其他三強或是增長或是微幅下滑,而小米則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據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Q3、Q4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分別同比下滑了10.9%、34.9%,市調機構Canalys公布的今年Q1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同比下滑了13%。
導致小米遭遇如此窘境與華為、OPPO、vivo的圍攻有關。華為在國內手機市場已占據領先優勢,其獨占超過三成的市場份額,這也是中國手機市場第二家手機企業取得超過三成的市場份額,在線上手機市場榮耀品牌已坐穩第一名,可以說華為手機已休閑的坐看另外三家國產手機品牌的競爭。
OPPO和vivo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一直徘徊在兩成左右,它們主要在線下手機市場占據優勢,憑借超過十萬家線下零售點在線下手機已擁有穩固的市場地位,主要的弱點在于線上手機市場,到去年它們已認識到了這一點。vivo率先出手,去年二季度在國內推出性價比手機Z系,OPPO則在去年10月在國內市場推出首款性價比手機K1。
今年初,OPPO和vivo進一步加大在線上手機市場拓展的力度。vivo在國內手機市場推出性價比手機品牌iQOO,與Z系形成高低搭配;OPPO在國內市場繼續以K系列進攻線上手機市場的同時,它在印度市場發展的性價比手機品牌realme也回歸國內市場。
小米手機或迎來觸底反彈
面對華為、OPPO、vivo的圍攻,小米在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出現了持續下滑,日子過得日漸艱難,面對這種不利的局面,小米不斷進行機構和人事調整,在產品方面則將性價比手機品牌紅米獨立,針對女性市場推出小米CC系列,強化拍攝技術等,應對這些競爭對手的挑戰。
紅米品牌對小米的重要性毋庸多議。小米在2011年底發布第一款手機,經過兩年的努力,到2013年其出貨量達到1870萬,2013年下半年它推出主打中低端市場的紅米品牌,依靠紅米手機的發力,2014年小米手機的出貨量猛增超過兩倍至超過6000萬,小米也在2014年三季度奪得國產第一和全球第三的位置。
在紅米品牌獨立后,紅米品牌繼續深耕中低端市場,推出的手機以性價比繼續強攻這個市場,同時它又推出了紅米K20系列進攻中高端市場,據悉紅米K20上市首月的銷量就過百萬,而此前推出的紅米note7四個月的銷量超過千萬,紅米品牌發力幫助它鞏固了自己的基本盤。
以紅米品牌確保出貨量,小米品牌則多方出擊,小米mix強攻3000元以上的市場,小米又推出SE、青春版等攻入2000元以下的市場,同時加強研發拍攝技術,小米9的拍攝性能直追華為的P系列,而拍攝性能正是華為旗艦手機獲得市場歡迎的原因之一,據悉小米9首月出貨量達到150萬。
小米也在進入細分市場,它不久前推出的小米CC系列爭奪女性市場,投資的黑鯊手機則主打游戲手機市場,通過深入細分市場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以促進手機的銷售。小米CC進入的女性市場恰恰是華為Nova、OPPO和vivo占優勢的市場,這又幫助小米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這些競爭對手。
從IDC給出的二季度小米手機取得同比增長2%的成績來看,小米這些努力已取得效果,擺脫了此前被動挨打的局面。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穩住陣腳后,它將可以在海外市場進一步放開手腳,2018年的數據顯示它的海外出貨量占比已近六成,目前它已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連續七個季度位居第一名,在歐洲市場也已奪得第四名,這將有利于它鞏固自己作為全球第四大手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