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的醫療中,醫療人工智能的現狀和價值究竟是什么?醫學影像AI依然是整個AI圈和資金圈的寵兒,產品類別豐富,逐漸接近臨床使用場景;多家公司已經拿到II 類醫療器械證,部分拿到CE及FDA證,CFDA三類證近20家在積極申報醫院、醫生及患者正以積極的態度迎接AI;各公司在商業環節正積極探索落地的形式。
除開醫療影像+AI領域的火熱外,AI+放療也給醫療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變革。在本次峰會上,全域醫療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康世功就表示,作為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放療在中國被嚴重低估,這恰恰是科技可以發力的地方。
AI落地醫療的場景有很多,健康管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但與此同時也是爭議較大的:健康管理是否剛需?市場接受度如何?AI+健康管理能否落地乃至商業化?作為AI+健康管理的先行者,健康有益創始人李宇欣分析了AI+健康管理賦能全產業商業路徑,并表明:“科技醫療這條跑道上有很多車,我們應該去坐車嗎?我們應該去做車里面和核芯引擎?!?/p>
中國人口全球第一,每年診療人次接近 80 億,積累下來的醫學文本信息可以用海量來形容。那么,如何挖掘這些信息數據的潛在價值并尋找合適的應用場景呢?森億智能創始人張少典表示:“目前非常多的醫療問題,尤其是診療的問題,歸根到底都來源于優質資源的供給不足。第一,要創造新供給,這個是政府和社會的事;第二,我們能做的就是用AI提升現有的質量,為醫院提供數據化和智能化的軟件解決方案?!?/p>
目前,我國大健康行業正迎來一個新的升級階段,即是從“規?!毕颉皟r值”的變革,醫療行業已經進入價值時代,自然離不開科技力量的助推。
在AI進入醫療之前,互聯網作為一種新型科技手段早已涉足醫療。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探索互聯網醫療的企業,春雨醫生從2011年創立之初便提出致力于“以創新模式解決健康問題”,時至今日,春雨醫生已積累1.3億的用戶規模,成為知名的互聯網醫療平臺之一。春雨醫生董事長曾柏毅在本次大會上分享了對于互聯網醫療下半場價值走向的看法,他認為,互聯網醫療應堅持以用戶價值為中心;從全科在線問診到深耕某些專科形成閉環;從單次醫療服務到長期信任關系的建立。
2019年,一輪從“規?!钡健皟r值”的創新轉型大戰即將引燃。對于科技醫療,究竟還有哪些期待與挑戰?在本次大會上,我們邀請到了科技醫療行業中學術、資本以及行業從業者三個不同領域的代表,三方洽談擦出不少火花。
就醫學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現狀而言,創業公司有相當的技術實力,不亞于專業的科研單位;聯影智能聯席CMO高榮強相信,人工智能在整個醫療健康領域能夠改變很多東西,包括醫療資源的不均衡、專家知識的沉淀和傳承等等;從投資的角度來講,遠毅資本合伙人楊瑞榮表示,作為早期投資人,也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從這個角度來講,任何一次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都能夠帶來各個領域革新機會,尤其在醫療領域。
技術加速了很多事物的迭代,但對于監管力度大、回報周期長、敏感度高的醫療行業來說,“證偽”或許會快一點,然而用3年5年、甚至8年10年的時長來說明一個模式為“真”,還是操之過急。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科技必然會賦予醫療行業以嶄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