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下單后,訂單自動傳到電商倉儲中心。倉儲中心的所有貨品都由無人駕駛卡車從各個品牌商的工廠運過來??ㄜ嚢沿浧匪偷胶?,倉儲機器人自動卸貨、入庫。
倉儲中心接到訂單后,發指令給倉儲機器人,后者到相應庫區找到貨架,在智能機械臂的配合下,揀選好貨品。
接著,倉儲機器人把貨品送到打包機器人那里,進行打包并貼上物流單,然后把包裹交給無人機或送貨機器人,由它們直接把包裹送到消費者家門口。
從消費者下單,到包裹送到家門口,背后的整個過程都是智慧化、無人化完成。這是科幻片才有的場景嗎?
并不盡然。事實上,它正在朝我們走來。盡管要做到完全智慧化、無人化還需時日,但它們已經滲透到了物流的倉儲、運輸、配送等基礎環節。
物流科技的發展先后經歷了機械化、自動化階段,目前已經發展到了智慧化階段。
在機械化階段,物流機械設備相繼出現并運用到物流活動中,但計算機的應用還很少,全自動控制系統寥寥無幾,自動化立體庫也只在有限的幾個領域應用。
在自動化階段,自動化立體庫逐步普及,AGV(自動引導車輛)技術和一系列管理系統誕生。
在智慧化階段,以工業4.0為契機的生產物流系統大規模應用,機器人、無人機、“貨到人”等技術相繼涌現,各項傳統科技與新興科技開始整合。在這個階段,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成為主流。
我們也看到,UPS、亞馬遜、圖森未來、曠視艾瑞思等物流企業、電商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等,都在探索、測試和落地這些最新科技在物流領域不同環節中的應用。
溜溜轉的小個子“大力士”
科技的發展讓倉儲正變得越來越智慧化、無人化。以前你在電商倉儲中心看到的人頭攢動、機器轟鳴的景象,正在被悄無聲息、井然有序的場景所取代。
你在智能倉儲中心幾乎看不到人,只有一個個馱著幾百千克貨品埋頭趕路的“大力士”AGV、麻利地把貨品從貨架上抓到快遞紙箱里的機械臂、奔波于庫區與庫區之間的無人叉車和RGV(穿梭車)。
倉儲智慧化包括了自動分揀系統、自動識別系統、存儲系統、搬運系統等,其中,機器人與自動化分揀、貨物識別等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可穿戴設備技術還處于研發階段。
亞馬遜是智能倉儲的領先實踐者。2012年,亞馬遜收購倉儲機器人初創企業Kiva系統公司,在此基礎上組建了亞馬遜機器人公司。
Kiva機器人主要用于倉內貨架的搬運和分揀,它看起來就像一個放大版的家用掃地機器人,能夠搬運最重1,360千克的貨物,工作效率是傳統物流作業的2~4倍,準確率達到99.99%。
2014年12月1日,美國“網絡星期一”購物狂歡日,亞馬遜首次在美國10個訂單履約中心啟用了1.5萬個Kiva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在倉庫里把訂單貨品所在的貨架直接搬運到工作人員身邊,由工作人員完成貨品的揀選和打包。
以前,工作人員需要到整個庫區的各個貨架上分別找到訂單貨品,然后拿到打包區進行分揀打包。有了Kiva機器人,工作人員就不需要在倉庫里“日行千里”了,顛覆了傳統的“人到貨”揀選模式,實現了“貨到人”高效作業,貨品處理能力提高了近50%。
截至2016年2月,亞馬遜已在13個訂單履約中心部署了3萬個Kiva機器人。
不僅電商企業為倉儲物流智慧化進行研發投入,物流企業本身也在積極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賦能倉儲智慧化。
作為世界上杰出的包裹遞送公司,同時也是專業的運輸和物流服務領先供應商,UPS一直致力于提供廣泛、卓越的物流服務和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UPS不僅僅是一家專業的物流服務公司,更致力于投資高科技領域打造智慧物流網絡,不斷優化靈活、高效與個性化的物流管理。
UPS正在實行為期多年的資本投資計劃,通過更高的自動化水平建造和整修倉儲轉運設施,購買新的高效飛機和陸運車隊車輛,并加強信息技術平臺建設。
2018 年,UPS在全球范圍內開設了22個新建和翻新的高度自動化倉儲轉運設施,占地面積增加了500萬平方英尺,分揀容量提高到每小時400,000個包裹。其中位于美國的5個區域性“超級樞紐”,提高了將包裹運輸到最終目的地的速度和靈活性。
2019年,UPS計劃在20個新建和翻新的倉儲轉運設施(包括2個區域性“超級樞紐”)中增加更多容量。
在過去20年中,UPS每年在全球范圍的科技研發投資約10億美元,并持續發展智慧物流科技,結合實時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以及其他技術進步,做出更為明智的物流決策,推動物流產業向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不知疲倦的“無人車隊”
在中國公路貨運市場上,重型卡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司機的年薪約為11萬元,按照1輛重卡配備2名司機來算,如果無人駕駛使配備的卡車司機從2人減為1人,創造的市場價值將超過5,000億元。
而且,眾所周知,重卡載貨量大,剎車距離長,又是高速路上的主力軍,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無人駕駛為重型卡車帶來安全保障的同時,又能節省物流成本,再加上重卡市場規模如此龐大,無人駕駛重卡無疑是運輸環節的最佳選擇。
無人駕駛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根據駕駛系統的自動化程度,無人駕駛可分為6個等級,從L0級無自動化、L1級駕駛輔助、L2級部分自動化、L3級有條件自動化、L4級高度自動化,到L5級完全自動化。目前,全球范圍內正處在L4級的研發和測試階段,距離大規模商用還有待時日。
在國內,初創公司圖森未來是無人駕駛領域的先鋒企業。
2017年6月,圖森未來獲得由美國加州車輛管理局頒發的無人駕駛路測牌照,可以在美國高速公路上進行無人駕駛卡車路測。
2018年10月,公司獲得由上海頒發的全國第一張針對無人駕駛重卡的道路測試牌照,并在上海臨港地區投入車輛測試。
今年5月,公司又宣布與美國郵政達成合作,為其提供無人駕駛運輸服務,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郵政服務中心和得克薩斯州達拉斯配送中心之間超過1,600千米的運輸線路上往返運輸貨物。
在無人駕駛蓬勃興起的同時,新能源物流車輛也正在成為物流配送的另一個重要方向。
如果把購車成本、油電費、保養保險等因素考慮在內,新能源物流車輛的總費用相較于燃油車可以節省20%~30%。因此,新能源物流車輛不僅綠色環保,還具有經濟性。
為了將自己打造成業內最先進、技術支持最充分、響應最及時的物流服務提供商,UPS正在大幅增加新能源物流車輛,并擴大線路優化和導航軟件的使用范圍,從而在從包裹取件到遞送的整個網絡之內節省燃料,減少排放量,引導物流綠色化。
在倫敦,UPS正在測試智能電網技術,該技術可同時為整個車隊的電動車輛充電,這無疑是一項開創性舉措。
自2009年起,UPS已在全球范圍為可替代燃料、高科技車輛和基礎設施投資了超過10億美元,目前UPS車隊中此類車輛已達10,000輛以上。
UPS也在與各城市合作,推行“最后一公里”創新型遞送解決方案,減少密集市區中心的交通擁堵和污染,目前全球有30多個項目正在實行。
UPS還開發和應用了ORION系統(UPS道路優化交通系統),它所專有的路線選擇軟件可以根據包裹投遞地點信息定制在線地圖,為司機提供最優路徑信息。
UPS在2013年部署了這套系統,并定下了在2017年實現全北美約55,000條線路的覆蓋目標。這套系統的應用,使每位快遞員每日可減少1.5千米的行駛路程,一年可為UPS節省約5,000萬美元。
每年,UPS都在持續開發并投資部署新技術。2018年,UPS將一種名為UPSNav的新導航工具集成到UPS司機的手持設備中,從而提供由UPS導航軟件自動生成的經過優化的詳細路線指示。這不僅減少了行駛里程、燃料消耗和碳排放,也使得UPS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家門口的“無人配送”
在整個物流鏈條中,雖然末端配送距離不足整個運輸距離的5%,但是提高配送效率卻是城市末端快遞亟待解決的問題。據統計,末端配送成本已經占到物流行業總成本的30%以上,而末端配送花費的時長占到了整個快遞業務時長的45%。
在未來,可以靠無人機和智能快遞柜等智慧化、自助化的手段,來消化不斷增長的配送需求。同時,智能快遞柜作為無人在家場景下的配送方式,在未來的發展中必然占據一席之地。
在中國,智能快遞柜已在一二線城市廣泛覆蓋。它將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結合,實現快件存取和后臺中心數據處理,可通過攝像頭實時監控貨物收發等情況。預計到2020年,中國智能快遞柜市場規模將達到297億元。
目前,中國智能快遞柜市場的領導者當屬豐巢科技。截至2018年8月,豐巢科技服務于120萬快遞員、1.5億多消費者,日均入柜量在900萬件以上,為行業平均水平的2~3倍。
除了智能快遞柜,無人機也是未來末端配送的一種重要方式。到目前,無人機配送的大規模商業化還需要解決兩個技術問題:提升載重和續航性能;建立行業標準,加強飛手的培訓。此外,空中管制也是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一個障礙。
而截至目前,UPS Flight Forward是唯一一家可以在美國運營商用無人機遞送業務的公司。UPS Flight Forward是UPS旗下的全新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致力于發展商用無人機配送業務。
在今年10月,UPS Flight Forward公司就已經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批準的第135號條例首次完全認證,以運營商用無人機遞送業務。
作為一家一直致力于打造智慧物流科技的領軍企業,UPS在無人機配送領域的探索很早就開始了。
2017年7月,UPS與Workhorse 集團合作,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共同完成了一項測試。一架無人機從UPS貨車頂部起飛,自動將包裹遞送至收件人家中后,隨即返回至貨車。與此同時,快遞員駕車按路線繼續行駛以進行另一個遞送。
這次測試對于未來的遞送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尤其在鄉村偏遠地區,通常需要行車數公里才能完成一次遞送。
舉例來說,比如一條三角形的遞送路線,各地點之間相距數公里。而借助貨車搭載的無人機進行遞送,哪怕只是進行其中任意一次遞送,都將大幅降低行駛成本。這對于提高運輸網絡效率與減排方面是一個重大進展。
從測試到實戰,2019年3月,UPS又攜手無人機技術引領者Matternet使用無人機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醫院系統運送醫療樣本,成功將無人機配送應用于醫療物流領域。
為了支持非洲人道主義救援的物資配送,以幫助更多的生命,4月,UPS又與美國加州的一家自動化物流公司Zipline合作,將醫療無人機配送網絡擴展到加納,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全天候運行,將應急和常規疫苗、血液制品等醫療用品從4座各配備30架無人機的配送中心運送至2,000多家當地的醫療機構,為加納全國各地1,200萬人提供服務。
11月1月,UPS Flight Forward首次涉足零售業務。它與美國CVS藥局合作,開發了從CVS商店到美國家庭的無人機處方藥和零售產品配送服務,并在當天成功完成了首例送貨,為醫療領域的物流配送注入了新活力。
未來,UPS希望將無人機遞送整合至UPS的物流網絡中,賦予許多行業發展新型應用的潛力,并最終實現將包裹通過無人機送達終端消費者家門口的美好愿景。
UPS還為此制定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長遠計劃,包括:將UPS無人機遞送服務擴展到美國各地的醫院和院區;快速建立基于地面檢測和避讓(DAA)技術,加強無人機飛行遞送的安全性,為未來服務擴展做好鋪墊;設立營運控制中心進行集中管理;密集完成無人機超視距飛行;與其他無人機制造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打造具有不同貨運能力的新型無人機;在醫療保健行業以外的行業增加新服務,包括特殊商品和其他管制類商品的運輸。
優質服務,連通全球。作為連接全球和中國市場的物流專家,在2019年11月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UPS也帶著最新的科技應用和豐富的現場互動為參展觀眾與商業伙伴打造全面品牌體驗。
從線下到線上,從無人化到信息化,目前UPS已全面升級微信服務號“UPS聯合包裹”,在移動互聯端為客戶帶來更便捷的服務和更完善的體驗。通過微信服務號,客戶可隨時隨地預約、發貨和查詢國際快件的物流狀態,享受流暢、高效、便捷的物流體驗。
無人化智慧物流時代終將到來
未來的無人倉能夠通過智慧化的手段把系統和設備協同起來,人將作為管理員的角色參與到倉庫運營,監測倉庫內機器與智慧化設備的正常運轉。
而哪天無人駕駛完全取代了司機的角色,車就成為一個高度自動化的運輸工具,車與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化匹配,這將是整個物流運輸方式的革命。
同時,在未來的末端配送上,我們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讓快遞員送上門,到樓下快遞柜領取包裹,或者由無人機送到家門口。
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興技術的有力推動下,我們相信,這一天的到來真的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