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春風和煦的日子,還是秋收繁忙的季節,走進合川太和鎮,在領略40公里涪江兩岸景色時,都可以看到一架架無人機在天空盤旋飛翔,似神鷹般一擲望千里,這就是返鄉創業者楊眉和他的天鷹兄弟無人機飛防隊。
瓜果蔬菜什么時候澆水?農田施肥、打藥,怎樣保持精確的濃度?這些作物在不同生長周期曾被“模糊”處理的問題,今后都可以依托楊眉和他的智慧農業管家利用植保無人機技術實時定量精確把關。
結緣無人機植保 成立家鄉首家飛防公司
楊眉是合川區太和鎮安樂村人,作為土生土長的合川人,他從事建筑裝飾裝修及安裝工程20余年,曾任準新三板上市公司高管。在一次偶然機會下,楊眉發現,家鄉到處是大面積的農田和蔬菜瓜果種植基地,而每到病蟲害防治季節,農戶都需要自己打農藥,既費時又不安全,為什么不能利用無人機進行農田植保作業呢?
帶著疑問,楊眉隨即展開了市場調查,也走訪了合川區相關部門。他得知,在合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當時并沒有專業的植保從業者,更沒人想到用無人機去做植保。可喜的是,當地政府大力支持,鼓勵成立社會化服務組織,且農戶本身也有這方面需求。楊眉由此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也由此開啟了他與無人機植保的一段不解之緣。
說干就干,2019年1月,他開始進入大型專業植保服務公司學習培訓,以便能熟練掌握無人機操作技術和植保專業知識,同時不斷完善配套技術,并通過各種平臺廣泛聯系客戶,推廣無人機植保作業,希望進一步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
2019年3月,他投資200萬元購置進一批先進的植保無人機,成立了合川區第一家提供植保專業服務的農業技術服務公司——重慶神鷹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致力為廣大農戶提供農作物病蟲防治專業服務,促進農民增收。
安岳縣檸檬種植基地是楊眉的第一位客戶。“當時我心情很忐忑,不知道飛防能否成功推廣,能不能得到農戶認可。”楊眉說,慶幸的是,客戶對他的服務非常滿意。當時,安岳縣檸檬種植基地種了400畝檸檬,一半用無人機飛防,一半人工噴藥,結果表明無人機的防治效果更到位,最突出的一點是作業效率非常高。
農戶們看到了無人機植保的“神奇”作用,楊眉的植保生意便一單接一單而來。飛防公司成立僅兩月,作業面積便已達2000畝,范圍遍及合川各鎮街及周邊的巴南、宜賓、酉陽、巫溪等地。高效便捷的飛防服務不僅為廣大農戶解決了人工打藥速度慢、效率低、防治效果差、勞動力短缺等問題,也讓公司自身取得了良好收益。
機器換人 為現代農業注入科技力量
植保機的每一次起飛、降落,與客戶的每一次深入交流,都更加堅定了楊眉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決心。眼下,他的公司已經擁有42架植保無人機,專兼職飛手80余名,工作人員20余人,今年至今已服務23萬畝農田,年收入預計達到600萬元。
入行后不到一年時間便從執行人員晉升無人機指導員,楊眉覺得,植保無人機入門其實非常簡單。“與現在流行的無人機相比,不過是將攝像頭變成噴灑系統。年輕人想學或是有興趣,一下就能學會。”在他看來,年輕人從事農業,不僅能為現代農業注入新鮮血液,也能充分借助他們的新思維新想法,在現代科技力量的幫襯下更好地為農服務。
不過楊眉也坦言,植保行業比較辛苦,尤其是在高溫季噴灑農藥。飛手一般早上6時就開始作業,晚上8時左右才收工,為了爭取時間,中午吃飯也多數是在田間地頭,吃過飯就要接著工作,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楊眉說,此項技能人才緊缺,所以公司已啟動“重慶市千人飛手培訓計劃”,目前已培訓4期,結業合格138人,但目前仍有很大的缺口。他認為這項技術將會廣泛應用于農業,且年收入可觀。“無人機打藥是一件利國利民利己的好事,我們植保人給廣大農戶帶來了高效益的植保質量,這是從真正意義上響應了國家‘機器換人’的號召。”
在重慶市2019春耕生產會(錢塘)上,楊眉攜天鷹無人機參展,受到重慶市各級領導的一致肯定;隨后,公司組建重慶市合川區萬眾行農業聯合社,并出資50萬元,為當地100戶以上貧困戶免費開展水稻生產托管,為貧困群眾增收;如今,天鷹飛防聯盟日均作業能力超過2000畝,可專業、高效、快速實施農作物及森林病蟲害防治,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楊眉說,從此以后,神鷹公司將為合川區農戶提供優質高效的飛防作業、飛防手培訓及病蟲害綜合防控、綠色產品植保防控、高效水果和蔬菜種植等社會化服務項目,助力合川農業現代化水平、實現振興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