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奧洛穆茨大學一個科學團隊宣布,他們利用石墨烯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金屬磁鐵,可以應用于核磁共振成像、水處理、生物化學和電子等多個領域。
據報道,研究人員成功地對石墨烯進行了化學改性,捕捉到了超微小的金屬納米粒子。“這項技術成功避免了其與氧氣發生反應,形成更常見但磁性更弱的磁性金屬氧化物。”奧洛穆茨大學專家扎德克·茲博日爾指出。報道稱,石墨烯是一種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比鋼鐵更強韌,導電能力高于銅,且能完全透光。
對其進行化學改性能夠“控制其電、光和磁的性能”,茲博日爾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這幫助我們得以創造出一類新的非常強大且能在大氣層中保持穩定的磁鐵。”研究稱。茲博日爾的團隊使這一新的納米磁鐵的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報道稱,目前科學家們正在通過實驗對這一全新的納米磁鐵在醫療診斷領域的應用進行研究。此外,這種磁鐵還有望應用于生態、電子和生物技術等領域。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