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特斯拉的股票從 451 美金漲到了 887 美金,昨天晚上直接從 700+最高拉到了 962 美金,就奔著 1000 美金去了。我覺得這里面有一些共識,有一些鐘擺效應,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Q1 的數據出來,會有一定的回調。在 Q2 Model Y 上量過程會有一個拉鋸,到 2020 年 Q3 的時候能看出存在多少的共識。
01 電動汽車龍頭該值多少錢?
我們從特斯拉發展的角度復盤,在 2018 年底 Model 3 在美國的沖量,馬斯克的很多的決策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牽制,所以想要在 340 美元每股時與沙特基金的幫助下,以 420 美元每股把特斯拉私有化。從這個階段開始疊加 2019 年 Q1,美國市場退稅減半銷量環比下跌,歐洲交付還沒有上量,處在一個階段性的谷底。到 2019 年 Q2 需要開拓中國市場可能需要錢的時候,導致 Q2 的 6 月底來到一個階段性的底部 178.87 美金。股價的轉折點,是在中國這里,處于當時全局性政治考慮和地方性的經濟考慮,以很小的代價獲得資金、土地和市場,一舉扭轉了之前戰略被動。然后就是在 2019 年 Q1 報告以后,從銷售市場、汽車產業、政府、資本和石油產業達成了一些共識:
市場層面:2019 年銷量大概在 36 萬輛,2020 年的目標是 50 萬輛,這里存在 Model Y 的增量因素,還有 Model 3 價格下降之后在中國的滲透率上升。
汽車產業:能有所作為的大眾和豐田,都加快了純電動的汽車產品的推進工作,并且圍繞多電池供應商快速推進產品的策略來進行
政府層面:從能源結構轉型的角度,歐盟和中國持續加大對新能源使用的訴求,在這個方面配合著電力和交通電氣化兩個維度開始了一輪共識性的推進。這里也能看到潛在的中東出現問題以后帶來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加大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對歐洲和中國是很好的對沖手段
資本:目前能看到的圍繞鋰電的前端原材料的投資,還是持續的;對于具備全球性格局的電芯制造等,隨著特斯拉這樣的帶動,資金在不斷涌入
石油產業:以 SK 和道達爾為例的石化企業,一方面準備自己做電芯,一方面快速在推進充電樁的建設以對沖潛在的需求風險
所以這里能理解的是,圍繞特斯拉市值從去年年底的 578 億美金,一下到 1600 億美金,這里肯定存在很大的鐘擺效應,這幾天成交額能達到 542 億美金。而特斯拉市值的中位線確實在上移,確實存在很大的疑問。
圖 1 特斯拉近一年、近一月和昨天的股價走勢
02 短期內推高的要素?
這里還是要分析一下短期內為什么有那么多資金投票拉高,我覺得這里有幾個核心要素:
1)美國市場對于幾款車的認可度,從 Model 3 這樣一己之力殺出重圍的產品,到后續 Model Y 和 cybertruck,有大量訂單在手然后逐步再積聚人氣和訂單,這種循環模式是非常有想象空間的。遭遇了 Model 3 產量爬坡的困境之后,Model Y 的時間點看上去非常順利,這里面短期內的作用非常大
圖 2 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創新還是得到了很大的回報
2)電池成本下降:特斯拉這次把中日韓里面領頭的電池供應商三家納入采購體系,也就某種意義上打通了后續上量電池的瓶頸,而且一定程度上轉移了上量需求的產能準備時間,在足夠的產品需求面前,供應商是可以妥協的。所以比起大眾的訂單模式,和豐田的合資工廠模式,誰的純電產品好賣,才是核心要素。隨著量能的起來,談階梯價格也能逐步兌現
3) 拼車程序和后續的自動駕駛空間:在實現 Robot Taxi 之前,特斯拉計劃啟動乘車共享應用程序,并將為駕駛員提供保險。這些運營層面的滲透,通過大量的數據采集、不僅有逐步技術迭代,并且通過 Autopilot 技術改進帶來的體驗提升還是能很大的促進銷量和循環的。
小結:特斯拉給我們帶來的震撼,真的是一波接一波,有時候不服是不行的,當然預計 Q1 的數據在美國和歐洲可能都不太好看,中國由于目前的市場情況也不會太好看,這里會有一個潛在的分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