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搜索上線了。
3月2日,據 Huawei Central 報道,華為將針對海外市場推出“Huawei Search”(華為搜索)應用,它是華為移動服務(Huawei Mobile Services,下稱 HMS)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應用支持華為及榮耀移動設備。
目前,華為搜索正在海外小范圍內測,預計很快將登陸 AppGallery。
來自 Huawei Central
毫無疑問,它迫切地需要Google的一切替代品。
華為緊鑼密鼓地推進著 HMS 在海外擴張的步伐。2月24日的歐洲終端產品與戰略線上發布會中,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推出了 HMS Core4.0與內容更豐富的應用商店 AppGallery,標志著 HMS 正式邁向海外市場。
盡管多數人的注意力放在了折疊屏等一眾硬件產品上,但無論從該場發布會的主題與宣傳物料來看,軟件服務生態才是重中之重。會上余承東將 HMS Core 與 GMS Core、iOS Core 相對比,欲與谷歌蘋果比肩,意在智能手機生態若三分天下,華為必爭其一。
在華為2020年新年致辭當中,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表示:“HMS 生態的建設和發展是智能終端海外銷售的必要條件,2020年要全力打造 HMS。”華為推動 HMS 海外生態的決心可見一斑。
HMS 到底是什么?
一邊是鴻蒙OS 一邊是 HMS,很多人會把操作系統和內置的移動服務搞混淆。
如同 GMS 之于 Android 系統一樣,HMS 與 GMS 是并列、或者說替換的關系,它們與 Android 系統可看作兩個分開的部分,前者為開發者、用戶提供服務,屬于“上層房屋”;鴻蒙OS 則與 Android 是并列關系,它們是“地基”,目前由于“Android 開放源代碼項目”(AOSP)的開源屬性,華為仍然可以使用基于 Android 的 EMUI10系統。
我們在此重點講 HMS。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2019年5月谷歌停止了與華為的部分合作,此后華為所生產的手機無法繼續搭載 GMS 服務。
這影響到大量華為海外用戶的正常使用。因為海外的 Android 生態較為一致,高度依賴 GMS。一方面,谷歌自有的應用商店 Play Store、Gmail、搜索、YouTube 等軟件均是建立在 GMS 服務上的,沒有 Google 賬戶就無法使用;另一方面,不少公司與谷歌都建立了合作,他們調用 GMS Core 接口,直接打通 Google 賬戶。沒有了 GMS,就相當于沒有了最核心的鑰匙,大量的應用與服務都處于癱瘓狀態,相當于國內用戶無法使用百度、微博、微信等軟件,下載應用困難重重、甚至連應用內購買也無法正常進行。
國內大部分用戶或許對這個改變沒有任何感知,是因為國內定制 Android 系統百花齊放,各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專屬服務。小米手機登陸小米賬號,OPPO 手機登陸 OPPO 賬號......用戶幾乎用不到 GMS。
然而在海外,華為必須用 HMS 來填補 GMS 的空缺,華為手機用戶才得以正常使用手機。
華為相當于比對著 GMS 重造一個屬于自己的 HMS,前者有的,自己也要有。因此 HMS 服務包括了一整套開放的 HMS Core、HMS Apps、HMS Capabilities、HMS Connect 等等,不僅有面向開發者的開發套件,云側、端側的能力,也有用戶看得到的應用軟件。
華為必須用自己的一套服務系統打通硬件,免受 GMS 的約束。
華為正在內測的華為搜索便是用戶可以使用的應用軟件之一。如果我們對比著谷歌來看,谷歌搜索是其最關鍵的業務之一,它不僅是谷歌流量入口,也是消費者感知最為明顯的應用,同時還孕育著大量的廣告業務。可見華為搜索對于華為的意義也非同小可。
華為搜索本身提供了即時搜索、新聞訂閱等功能。并且在華為的聲明當中,所有涉及到個人的敏感信息,個人都有權移除。這與華為一直以來堅持的隱私原則絲絲相扣。
今天下三分,蘋果、谷歌和華為,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來自 Huawei Central HMS 現在做得怎么樣?
想要重新拓展一項新的移動服務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全球市場。2019年華為在全球出貨2.4億臺智能手機,位列全球第二,這一數據今年或許會因為疫情有所影響,但華為仍然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龐大的基數是華為重要的籌碼也是一項挑戰。
為了讓 HMS 在海外走得更遠,華為早在2019年8月的 HDC 2019上,將耀星計劃升級到10億美元,以激勵開發者圍繞 HMS 開發 App;2020年1月,華為發布 HMS Core4.0,開放 HMS 的核心服務,包括14個 HMS Core 能力、51項服務、885個 API......華為一邊拿出真金白銀吆喝,一邊也在搭建 HMS 生態這間屋子的框架。
有了吆喝與框架,才能吸引開發者加入到 HMS 的生態建設當中,有了開發者才有應用,有了應用與服務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
華為并非只是在喊口號而已,在 HMS Core 當中,除了開放軟件開發的套件與相關軟硬件能力,華為還包攬了開發者的用戶導流、轉化盈利的后期工作,為開發者提供了一條龍服務。
華為近日調整了 HUAWEI Ads 的分成政策,2020年全年出海開發者可獲得90% 收入,平臺與開發者1:9比例。2021年全年為2:8比例。后續平臺基礎分成為3:7。
要知道華為一直所推行的“1+8+N”全場景戰略,涵蓋手機、平板、PC、智能穿戴等等設備,HMS 也是將所有硬件串聯起來的重要一環。而其中所蘊涵的龐大用戶基數,是開發者無法忽視的。
HMS 階段性成果在2020年2月,余承東在巴塞羅那宣布華為在全球開發者數量由91萬增加到了130萬人,AppGallery 應用商店的月活用戶超過4億,目前已有5.5萬個 APP 上架。目前 HMS 已經覆蓋了全球170多個國家與地區。
按此發展速度下去,建立在 HMS 之上的華為搜索,是用戶日常使用的基礎應用,未來還有可能成為國內最大的海外搜索工具。
在用戶視角,華為應用商店 AppGallery 是接觸華為 HMS 最好的入口,它也是連接用戶與開發者的橋梁。除了常見的軟件之外,華為還提供了無需下載的快應用,對于用戶來說使用軟件更加便捷。目前 AppGallery 提供了1700個快應用,涵蓋手機、平板等設備。
華為的執行力
如果你仔細梳理 HMS 的發展節點,會發現它的成長速度已經十分驚人。
此前向 Android、iOS 發起挑戰的案例不少,但均以失敗告終。華為帶領 HMS 步步為營,是建立在華為豐富的開拓經驗上的。
除去北美地區,華為在歐洲、俄羅斯、中東等地區大力推廣 HMS,目前已經與土耳其電信公司 Turkcell 達成協議,后者計劃銷售100萬部基于 HMS 的智能手機。在英國,華為與英國最大新聞公司 News UK 達成合作,將旗下3款 APP 根據特性分發到華為服務的各個功能板塊。印度,華為將與印度 Indus OS 合作,后者的40萬本土 APP 將成為谷歌 GMS 及 Play Store 的替代者。
往細了看,華為地圖服務在國內選擇的是四維圖新合作,而在海外則選擇了同為蘋果地圖供應商的荷蘭 TomTom 地圖;華為智能助手中的體育賽事服務與股票服務則分別與365 Scores 和 Teletrader 達成了合作關系。
華為正在一步步地與全球各個供應商達成合作關系,為 HMS 添磚加瓦。這不僅是因為華為本身擁有的實力,其實也與華為的執行力有極大的關系。
已經是國際企業的華為,當年拓展海外市場的時候,在俄羅斯臥薪嘗膽了6年之久未見成效,華為硬是通過與客戶挨個面對面打交道,最終才獲得第一筆訂單。
如今華為帶著 HMS 似乎正在重新走過當年華為向海外進軍的路途。過程雖苦,結果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