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的三大基礎之一,是當前各國競相發展的高新技術。目前,全球的傳感器市場在不斷變化的創新之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傳感器領域的主要技術也將在現有基礎上予以延伸和提高,各國將競相加速新一代傳感器的開發和產業化,競爭也將日益激烈。
對此,與非網推出《傳感器的創新之旅》專題活動,邀請行業公司就其在傳感器領域的布局、趨勢、創新、挑戰、突圍等話題進行交流和探討。
廣州奧松電子有限公司 CTO 鄭曉銀向筆者介紹了奧松電子在傳感器領域的布局和規劃:“奧松電子在傳感器行業早在 2003 年創建就開始布局。目前奧松是國內領先的傳感器芯片設計、制造、封裝和應用的 IDM 企業,以先進的 MEMS 制造工藝,發力傳感器行業,在環境傳感器、流量、人感等傳感器方面加以布局,先后推出濕度傳感器、集成式溫濕度傳感器、空氣質量傳感器、水蒸氣傳感器、人感傳感器、微流量傳感器、風量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等。為客戶提供物聯網智能化應用方案、智能家居應用方案、環境全方位監測、冷鏈物流解決方案等。奧松傳感器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交通、通訊、化工、氣象、醫療、農業、家電、工業制造等多個領域。”
通過介紹可以了解到,奧松電子在此領域涉足已久。也可以預見,隨著各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成熟,IoT、汽車、工業、消費電子等領域智能化程度愈發提高,傳感器作為其中需求量最大、最為基礎的環節之一,在不久的未來將迎來一波新的增長機遇。
對此,鄭曉銀表示,隨著 5G、AI、IoT、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將給傳感器行業帶來巨大的機遇。由于傳感器是采集端,采集數據,將對傳感器產品產生巨大剛性需求,傳感器行業將引來巨大的爆發。同時,奧松電子為了不使國外企業卡“脖子”,自主研發傳感器芯片,從芯片設計、制造、封裝及應用都由奧松自己做,并基于傳感器芯片開發出一系列應用于物聯網細分領域的傳感器模塊、變送器及儀表儀器產品。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8 年全球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已突破 2000 億美元,未來 5 年全球傳感器市場將保持 8%左右的速度增長,到 2024 年市場規模將會達到 3284 億美元。
可見,傳感器的春天正在到來。
機遇面前,自然不乏各企業間激烈的競爭,對于市場的角逐。此時,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是保證其能夠分得多大蛋糕的直接體現。
相較于行業對手或競品,奧松電子存在哪些優勢?鄭曉銀從公司的研發、技術、制造、服務等多方面優勢進行了闡述:
研發優勢:廣州奧松電子在傳感器行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傳感器芯片完全自主研發、生產制造、封裝測試及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形成了閉環優勢,高性價比產品讓奧松電子占據了行業制高點,同時奧松電子利用自身優勢,根據客戶需求開發新產品和系統應用,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傳感器應用解決方案,并在生產中為客戶提高附加值。
技術優勢:長期與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院所以及高分子材料學術界專家、教授合作,組建了一批具有博士研究生背景的業內資深專家、研發工程師等研發團隊,公司內部設有“技術中心”,目前各類研發科技人員已超 50 人。研發技術中心配有各類實驗室及各類生產線,配置先進的投影式光刻機、離子注入機、深硅刻蝕機、光學鍍膜機、LPCVD、PECVD、掃描電子顯微鏡、高精密濕度標準儀等設備。每年投入超過銷售收入 20%以上的研發經費,以確保各研發項目有效實施開發。目前研發實驗室面積超過 10000 平方米。近 3 年累計開發研發項目近 20 項,均已形成科技成果且成功進行成果轉化,同時已申請獲得各項發明、實用新型及軟件著作權等專利知識產權 50 余項。
制造優勢:廣州奧松電子配置了先進的投影式光刻機、離子注入機、深硅刻蝕機、光學鍍膜機、LPCVD、PECVD、掃描電子顯微鏡、高精密濕度標準儀等設備,并組建了多條標準生產組裝線和半導體自動化 MEMS 傳感器生產線,可拓展多個領域,實現產品的批量供應。
服務優勢:為客戶量身定制化服務,提供一對一的售后服務,以專業的技術工程師到現場為客戶解決問題,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快速響應的目標。相對于競爭對手,奧松的產品具有性價比高,穩定性強,在國內產品中具先發優勢。
隨著智能化提升、數字化轉型的進程,傳感器作為數據采集的終端,不再只是“感知”,也逐漸開始“思考”。對于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鄭曉銀說道:“奧松電子的傳感器產品為了適應智能化、小型化、移動化及集成化等趨勢,首先從芯片設計和制造做起,以 MEMS 生產制造工藝,做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達到小型化應用;公司集中研發人員,開發出傳感器云平臺解決方案以及 APP、小程序、后臺等,以軟件的形式來達到智能篩選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從硬件方案,集成了微型攝像頭,以人感紅外線等形式來選擇可用的數據進行記錄,同時也做到了集成化;在多樣化需求領域,結合公司現在的傳感器產品,為客戶提供細分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
“奧松電子創新點在于自主研發,傳感器創新部分主要結合市場和客戶的需求進行展開。”對于公司傳感器在未來的創新點,鄭曉銀補充道。
前面提到,傳感器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的三大基礎之一,是當前各國競相發展的高新技術。那么國內外在該市場領域有哪些特點?存在哪些差距?
鄭曉銀指出,在傳感器領域,中國本土企業大多處于中低端市場,應用領域的廣度不高。國外市場應用程度較高,傳感器產品比較高端。針對這些情況,公司從核心部件芯片著手,強調自主研發能力,創新能力及成本意識,攻占國外企業所占據的高端市場。
對于公司在傳感器技術開發和傳感器創新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攻克方法,鄭曉銀表示,奧松電子在傳感器技術開發和傳感器創新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以先進的設備解決了生產制造不穩定的情況;以 MEMS 生產制造工藝解決了主流應用和趨勢,和外國產品處于同一起跑線,以改進芯片設計提供傳感器產品穩定性及使用壽命等等。
關于奧松電子接下來在傳感器領域的發展規劃問題,鄭曉銀強調,公司將擴大傳感器產品的研發,擴展傳感器種類。從自主研發、產品、定制化、整體解決方案等方面來抓住行業發展趨勢。
希望奧松電子能夠在這一波市場浪潮中,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公司戰略去抓住發展機遇,迎來新的發展和突破,進而帶動本土傳感器行業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