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則是全球顯示上游材料和設備的主要生產基地,光學基膜、濕化學品等上游材料以及OLED材料蒸鍍設備等大多在日本生產。
中國與日韓的顯示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互相依托,依賴度較高,是國內產業鏈不可忽視的一環。日韓作為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如果受疫情影響采取封城措施,企業停工、物流停運、出口減少將直接沖擊我國顯示產業鏈的供應端。
“日韓在上游的IC制備原材料、中下游的存儲芯片和面板等領域占有很高的市場份額。一旦疫情在這兩個國家快速蔓延,將會影響到相關企業的正常生產和運輸,從而加劇國內相關上游原材料、中下游成品的漲價和斷供風險。”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諸建芳表示。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胡春明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日韓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擴散,對我國乃至全球顯示產業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可能導致產業鏈斷裂。
2月28日,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發表了致顯示業界同仁的公開信,呼吁大家關注日韓疫情,力所能及地向日韓同行企業提供防疫經驗和扶助支持。
雖然目前尚未有消息表明,日韓的上游顯示材料或裝備企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減產或停產,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韓國的手機面板供應將會短缺。
胡春明表示,韓國的疫情暫時不會對中國顯示面板行業帶來影響,這是因為韓國疫情相對集中在大邱地區,該地區材料的配套企業比較少。目前最受影響的反而是下游終端,如三星龜尾市的手機生產工廠。
隨著韓國新冠肺炎疫情的升溫,三星和LG的面板產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供給問題。據報道,3月1日,剛復工不久的位于龜尾市的三星手機工廠再度確診一名新冠病毒患者,宣布暫時停工。與此同時,LG Display位于龜尾市的一座手機顯示屏廠此前也宣布停工。此外,龜尾市的電子工業區有數間LG電子的電視工廠,三星手機OLED面板生產線E5工廠也位于該市。
據了解,蘋果、三星以及中國眾多手機品牌,都采用過三星、LGD的手機屏幕。如果韓國疫情得不到快速、有效的控制,全球多個手機品牌將受到影響。
全球面板供給減少,面板價格或將上漲
韓國和日本深耕顯示產業上游材料和先進部件的布局。面板產業更是韓國的一大重要支柱產業,市場上大多數的LCD和OLED面板基本來自中韓兩地。
此前因中國大陸面板廠持續擴張產能,而終端市場需求有限,導致面板價格一路下滑。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三星、LGD等企業減少或關閉旗下LCD液晶面板廠等舉措,降低了液晶面板產能,轉向附加值更高的手機、車載液晶等面板的研發和生產。
根據消息,LGD將在2020年年底關閉韓國本土的LCD電視面板產能,僅保留產能210K/月的廣州產線。同時,三星也計劃于2021年年底前關停其所有的LCD電視產線,友達、華映、松下等廠商也紛紛減產。
在日韓廠商開始有意識減產LCD面板的情況下,全球面板的供給正在減少。
“今年面板供給的增長幅度僅有4%,遠低于去年7%的水平。海外地區疫情超預期發展,更加劇了面板供應緊張的局面,可以預測2020年顯示面板市場將會迎來上行發展。”胡春明說。
IDC調查顯示,今年2月份面板產業延續了供給減少的態勢,電視、筆記本電腦、監視器等應用面板的報價普遍出現小幅上漲。
除了供給,影響價格的因素還有需求。
從下游市場需求來看,2020年的歐洲杯和東京奧運會等國際重大賽事對行業有著積極影響,顯示終端尤其是電視的需求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從而導致面板價格上漲。LCD面板價格上漲,固然有疫情影響下短期供應減少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受到面板產能結構調整、產業合理回調的影響。
“不過,如果受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行,需求對價格的拉動效應將延長,但不會加強。也就是說價格將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再上漲,但價格上漲的幅度不會像第一季度那么大。” 胡春明表示。
在面板采購的旺盛需求延續不變的情況下,有限的產能或將加劇面板行業供需緊張的局面。除了面板價格上漲,產業發展及需求預計會向中國大陸廠商轉移,全球顯示面板的市場格局或將改變。
“LCD產能向中國大陸轉移的可能性很高,在疫情發生前,LCD面板訂單轉向京東方、華星等企業的趨勢就已經存在了。”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劉暾表示,中國大陸面板廠商發展迅速,尤其在LCD 領域已經極具規模,憑借成本競爭力、新投產線生產效率以及產業鏈配套等優勢,已經開始替代韓國廠商成為全球液晶面板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