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區塊鏈引入醫療系統,不僅讓患者、醫療服務提供者、保險公司節約了成本,還可以在患者的授權條件下,將數據轉換成財富。
去過醫院的人都知道,去不同的醫院會拿到不同的病歷、處方,這是因為醫院使用著不同的信息系統。從一家醫院轉到另一家醫院,或許要重做相同的檢查,這是因為醫院間的系統無法共享信息。多年來一直是這樣,但如今有了改變的可能。
大型綜合醫院醫院當前使用的系統存在的問題是院內外多個實體有不同的系統來存儲有關患者的信息,格式無法兼容。最新的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以開發用于存儲和共享醫療數據的分布式賬本,還可以通過開發新型軟件,將醫院現有數據從現有格式轉換為通用格式,實現更快的數據傳輸。
構建PHR平臺的關鍵要求之一是確保醫療信息的機密性,同時能夠與適當的醫療提供者共享這些記錄的能力,以往這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現在,使用區塊鏈平臺很好地解決了。下圖是開源的醫療數據平臺的框架,它利用醫療公鏈、IPFS和去中心化網絡加密層來創建患者控制的電子健康記錄(PHR)系統。
患者使用自己的密鑰對客戶端數據進行加密。之后,他們將加密的記錄上傳到IPFS進行存儲。當患者希望授予醫療服務提供者或數據研究人員訪問權限時,他們會對被授權人發出網絡公鑰的再加密密鑰。使用這些再加密密鑰來解密IPFS中的密文給接收者,此時接收者能夠使用他們自己的私鑰解密記錄。如果患者因任何原因切換醫療服務提供者或希望撤銷訪問權限,他們會向去中心化網絡加密層發出撤銷請求,并刪除相關的再加密密鑰。如果收件人在撤銷后的訪問IPFS中數據,則他們無法解密數據。
通過利用去中心化網絡加密層的再加密技術,醫療公鏈能夠創建靈活且功能強大的患者控制的電子病歷(EHR),能夠對各類數據 ,從幾兆字節的臨床記錄到幾百兆字節的醫學圖像,再到幾千兆字節的基因組數據進行加密處理。
這種新型的電子病歷實際上是一個在公鏈虛擬機(EVM)上運行的分散式應用程序(dApp)。 平臺的結構由三層組成,分別稱為底層,服務層和應用層。
醫療公鏈底層負責增加外部的存儲空間防止醫療數據丟失。它是醫療報告、自動保險索賠和數據交換“地方”。該層使用加密技術“強化”,只有所有者或被授權的人員才能解密和使用數據。服務層使用智能合約技術,它是底層和應用程序之間的接口。 簡而言之,服務層負責允許在兩層之間交換數據。整個體系是由一系列分工明確的組件構成,允許用戶使用各種應用程序訪問和管理信息。
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改變當前的醫療保健系統。由于區塊鏈永久記錄其參與者之間的所有交易,因此它提供了保險領域當前所不具備的透明度。在健康保險的整個管理周期中,通常有多個層級的中間人,區塊鏈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系統可以為患者和醫療專業人員、社保管理部門、保險公司節省大量時間。
區塊鏈技術允許健康數據的所有者將他們的數據加密,并通過各種方式貨幣化。區塊鏈平臺可以借助token鼓勵制藥公司參與并為基于區塊鏈的生態系統做出貢獻。借助區塊鏈技術,制藥公司可以獲得更多的臨床數據,在研發新藥以及跟蹤藥物療效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收益。在不犧牲隱私、安全或透明的前提下,將大量信息匯聚在一起的能力將為藥物開發、預防性醫療保健帶來新的方法和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