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華為發布了一項名為 CableFree 的 5G 天線技術,該技術使得基站天線集成度、輻射效率、功率容量等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且標志著 5G 時代天線發展邁入新時代。
據了解,華為 CableFree 技術突破了當前天線設計瓶頸,使天線各個方面能力有效提升。
5G 更好的高頻覆蓋。5G 采用了更高的頻段,需要更高的天線增益以提供更高廣覆蓋。同時 5G 網絡覆蓋需要多頻段協同完成,如使用 1.8GHz/2.1GHz 等頻段作為 5G 上行,高頻覆蓋對 5G 體驗連續性起著重要作用。
CableFree 技術提高天線輻射效率約 20%,從而提高覆蓋質量。滿足 5G 時代更多頻段、更多通道帶來的更大輸出功率需求。5G 時代大容量和高速率需求,需要應用更多頻譜和高階 MIMO,天線承載功率將從五、六百瓦增加到一千瓦以上。CableFree 技術提升天線功率容量 80%以上,滿足 5G 時代更大輸出功率需求。
減輕天線重量,易于安裝部署。天線部件的高度集成,有效減輕天線重量。以 6 頻天線為例,整體重量減輕 10kg 左右,控制多頻天線重量在 50kg 以內,避免使用吊車,從而簡化安裝過程,節省安裝成本。
天線 PIM 性能更優。CableFree 技術減少天線內部 80%螺釘和焊接點,降低了 PIM 風險和保障了長期 PIM 穩定性;其新架構和工藝提高了生產自動化比例,保證批量生產性能一致性更好。
CableFree 技術采用了無線纜饋電設計、一體化集成移相器設計等技術,使天線集成度和天線性能得到提高。CableFree 技術將應用于華為 Munich Pro、Golden Mini 及 London Pro 系列天線,以及 32T32R Massive MIMO 等產品。
根據柏林技術大學和德國知識產權研究公司 Iplytics 今年 1 月的一項聯合研究,華為是目前全球擁有 5G 專利數量最多的公司,共有 3147 項 5G 專利,其次是三星電子,共有 2795 項 5G 專利,排名第三的是中興,擁有 2561 項 5G 專利。
此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在該公司每年的研發費用中,大約 20%至 30%用于研究和創新,70%用于產品開發。
華為過去十年在研發方面投入超過 6000 億元,去年研發支出高達 1317 億元,占全年銷售收入的 15.3%,今年預計投入超過 20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