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9號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臺積電將維持先前對2020年的展望,預計今年的資本支出將上調至150億到160億美元。且他樂觀地認為,美國政府將放寬芯片供應商對使用美國設備和技術向華為海思半導體供應產品的限制。并提到7月中旬,臺積電將向美國商務部申請向海思半導體銷售芯片的許可。
不過有分析師擔心,限制政策可能帶來的供應鏈庫存過剩,以及可能失去臺積電第二大客戶海思半導體的業務訂單,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影響到臺積電和其它電子產品公司。
英國研究機構Arete的高級分析師Brett Simpson表示:“今年對全球供應鏈都是具有挑戰性的一年。許多購買半導體的企業都在擔心業務的連續性。這不單單是孤立華為的問題,而是會發展為涉及到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一個嚴重得多的問題。”
臺積電則持不同看法。劉德音稱新冠肺炎蔓延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轉向線上娛樂和數字傳輸,這種生活方式轉變會推動科技行業,包括臺積電在內的業務發展。
他補充說,雖然臺積電被夾在中美貿易戰的中間,但這些限制同樣適用于臺積電及其競爭對手,如韓國的三星和大陸的中芯國際,而“這些貿易限制將逐步得到解決。”
不同于他,分析人士對美國商務部放寬監管措施的看法更為悲觀。
瑞士信貸分析師Randy Abrams預計,到明年,臺積電對海思的業務比重將從目前的14%降至零,除非臺積電和中芯國際能夠在120天的寬限期后找到和解方案或封鎖漏洞,而這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任務。
對華為的限制也可能會造成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不過這具體要取決于華為繼續出貨的能力。
Simpson預測,由于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各相關企業的庫存極有可能增加,并說道“如果你是Oppo或Vivo,你將如何規劃未來6個月的供應?”即便是領先的智能手機制造商蘋果和三星,也需要考慮到華為突然獲得安卓系統許可,從而能夠重新進入海外市場的可能性,并據此制定生產計劃。
此外,對全球經濟將很快從低迷中復蘇的預測可能也會變成一種負擔。Simpson表示:“觀望一下市場上對OEM和大型芯片買家的普遍預期,很多人都認為市場將出現積極的V型復蘇。如果供應鏈都認同這種趨勢,同時繼續生產,那么很快就會出現供應過剩?!?/p>
瑞士信貸也有同樣的擔憂,稱如果2020下半年終端市場需求沒有達到預期,或者商業活動沒有完全正?;?,那么2020上半年全球庫存量的增加可能會在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為亞洲供應商們的庫存消化增加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