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國電信宣布,由國家電網青島供電公司、中國電信青島分公司和華為聯合開發的青島5G智能電網項目一期工程正式交付投產,這也標志著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5G智能電網正式建成。
5G時代的愿景是“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因此,智能電網通俗而言就是利用5G等技術,實現對電網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各個環節的預測和監測,不再需要大量人工現場巡檢。
實際上,業界認為,5G作為萬物互聯的通用型技術,只有面向行業企業,應用到垂直領域,方能發揮最大價值,而與電網業務融合,結合電網發電、輸電、變電等生產環節對通信的需求,可以實現5G大寬帶、低時延等特性,實現視頻巡檢、配網自動化和自動抄表等智能電網各種業務場景。
華為、電信和國網三巨頭聯手
中國電信官網宣布,由電信、國家電網和華為三巨頭聯合開發的青島5G智能電網項目一期工程正式交付投產,國內規模最大的5G智能電網正式在青島建成落地。
2020年7月11日,中國電信宣布由國網青島供電公司、中國電信青島分公司和華為公司。
聯合開發的青島5G智能電網項目一期工程正式交付投產。中國電信表示,后續將繼續與合作伙伴一同推動其他應用場景落地,讓5G智能電網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生產和人們的生活。
2019年8月,中國電信青島分公司、國網青島供電公司和華為公司共同組建5G應用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推進5G在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體系的建設。
5G應用聯合創新實驗室在業界首次提出5G電力切片構想及能源互聯網對通信網絡的三層馬斯洛需求模型,發起成立了5G網絡切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發布了業界首份5G電力切片技術和商業產業報告,在技術可行性、商業可行性、應用場景、生態建設上進行了大量探索。
最終,三方在青島嶗山金家嶺、奧帆中心、國網大廈和西海岸古鎮口4個合作項目示范基地部署5G網絡及MEC解決方案,建立了國內最大規模的5G智能電網實驗網,并為2019年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提供了5G保電服務。
據悉,青島5G智能電網項目先后獲得山東省移動互聯網及5G應用創新科技大賽一等獎、入選全球《5G確定性網絡產業白皮書》和《GSMA 5G獨立組網驅動應用案例集》、獲得第三屆全球網絡自動化峰會“5G自動化最佳創新商業項目獎”等榮譽,不斷探索5G新商業模式,為全行業帶來廣泛的借鑒和示范作用,推動5G SA的全球商用進程。
5G將停電時間從分鐘縮短到毫秒級
5G運用到電網上究竟有什么妙用,5G智能電網改變了傳統電網的哪些方面?
據介紹,青島5G智能電網項目采用端到端5G SA網絡建設,引入5G全自動多維動態切片解決方案,結合5G MEC無處不在的聯接能力和超性能異構計算能力,為電網應用提供更快、更細、更準的差異化和確定性網絡能力,實現了基于5G SA切片的智能分布式配電、變電站作業監護及電網態勢感知、5G基站削峰填谷供電等新應用。
因此,在5G智能電網中,工作人員只需通過電力塔桿上的5G+4K超高清攝像頭來監控輸電線路和配電設施,可以及時發現故障隱患,能節省80%的現場巡檢人力物力。借助5G的超低時延和超高可靠性,還能快速定位、隔離和恢復電網線路故障,把停電時間從分鐘級縮短到秒級甚至毫秒級。
除了在電網領域的應用場景,外界還希望5G技術能開啟萬物互聯的時代,能夠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以及包括醫療、教育等多種場景中去,而國家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視,希望5G能成為新基建發力的重點領域。
今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中,首次明確新型基建范圍,“新基建”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內容,即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其中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被首位提及,并且新基建中的大部分其他領域都需要以通信技術為依托。因此,通信是“新基建”的重點建設方向之一,與通信相關的新基建主要包含5個領域:5G基建、數據中心、衛星互聯網、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這5大領域中,5G網絡與數據中心是當下的重點,因為這兩種基建是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基石,也就是說物理網和工業互聯網屬于5G和數據中心下游的應用場景。
中原證券分析師唐俊男在研報中表示,通過梳理運營商上半年5G設備的招標情況,5G建設情況符合預期。三大運營商2020年5G資本開支計劃1803億元,1~5月運營商合計招標904億元。主設備商格局基本確定,華為份額排名第一,中興通訊位列第二,而諾基亞基本出局。華為份額相比4G再次提升,而中興份額也高出市場預期,國產設備商在5G領域優勢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