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應用需求逐步升溫,半導體廠商也正積極布局化合物半導體氮化鎵(GaN)元件,挾著硅制程固有的規模經濟優勢,搶進氮化鎵應用領域。在臺系廠商方面,包括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漢磊投控旗下晶圓代工廠漢磊科、硅晶圓大廠環球晶 ,都已小量生產中,效益可望從明年起陸續顯現。
5G、電動車應用推升高頻率、高功率元件需求,而第三代寬頻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氮化鎵,主要應用于600 至1000 伏特的電壓區間,具備低導通電阻、高頻率等優勢,可在高溫、高電壓環境下運作,應用包括變頻器、變壓器與無線充電,為國防、雷達、衛星通訊與無線通訊基地站等無線通訊設備的理想功率放大元件。
source:小米
由于氮化鎵適用于高頻環境,在5G 進展至毫米波頻段之下,氮化鎵可提供高頻射頻元件技術上更好的選擇,業界看好,氮化鎵元件將逐步取代橫向擴散金氧半導體(LDMOS),成為5G 基地臺主流技術。且在手機功率放大器(PA) 方面,因GaN 材料具備高頻優勢,未來也可望取代砷化鎵制程,成為市場主流。
現行的氮化鎵功率元件,以GaN-on-Si(硅基氮化鎵)、GaN-on-SiC(碳化硅基氮化鎵)2 種晶圓為主,雖然GaN-on-SiC 性能相對較佳,但價格大幅高于GaN-on-Si,且GaN-on-Si 可利用硅制程固有的規模經濟優勢,也成為目前臺廠著眼的目標。
臺積電目前已小量提供6 吋GaN-on-Si 晶圓代工服務,650 伏特和100 伏特氮化鎵積體電路技術平臺,預計今年開發完成。今年2 月也宣布結盟意法半導體,意法將采用臺積電的氮化鎵制程技術,生產氮化鎵產品,加速先進功率氮化鎵解決方案開發與上市,攜手搶攻電動車市場商機。
臺積電總裁魏哲家也說,氮化鎵制程技術目前進展不錯,符合客戶要求,但目前還是小量生產,預計未來將廣泛、且大量被使用。
除臺積電外,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在氮化鎵材料上已投資研發4年多,與設備材料廠Kyma、及轉投資氮化鎵硅基板廠Qromis攜手合作,著眼開發可做到8吋的新基底高功率氮化鎵技術GaN-on-QST,今年底前將送樣客戶做產品驗證,初期主要瞄準電源相關應用。
硅晶圓大廠環球晶近來也積極布局半導體新材料,氮化鎵材料已小量生產,今年將加大投資力道,應客戶需求擴產,雙方正在商談合作細節。
磊晶硅晶圓廠嘉晶6吋GaN-on-Si磊晶硅晶圓,已進入國際IDM廠認證階段,并爭取新訂單中;同屬漢磊投控集團的晶圓代工廠漢磊科,已量產6吋GaN on Si晶圓代工,瞄準車用需求,相關元件第3季可望小量出貨,效益預期將從明年起發酵。
陸系廠商方面,除了有英諾賽科這些做IDM的氮化鎵廠商外,還有做晶圓代工的海威華芯新以及三安光電這些做晶圓代工的企業。一場新的競爭正在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