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技術異常火熱,被廣泛用于各大行業。其中,毫米波應用成功案例之一便是5G毫米波。那么,應用毫米波的5G技術同4G相比,快了多少倍?毫米波比Sub-6GHz又要快多少呢?
一、4G與5G毫米波的爭斗
近期在歐洲和美國的實測數據證實,5G(尤其是毫米波)能夠在實際使用環境中為用戶帶來更高速的連接體驗。這些實測數據是全球領先的移動和寬帶網絡洞察、測試應用及技術機構Ookla,通過其旗下的Speedtest應用幫助大量用戶進行連接性能評估測試獲得的。
Ookla基于實測數據的分析表明,在英國,搭載高通驍龍移動平臺的終端的平均5G下載速率比4G LTE快5倍,這意味著用戶體驗的重大提升。消費者可通過5G享受更好的視頻傳輸體驗,使用5G下載游戲、電影或其它數據密集型內容的速率比LTE快5倍,這表明網絡容量提升上的實質性突破。5G部署帶來的速率增強,不僅僅使5G終端用戶受益,也為全部在網用戶帶來了體驗提升。此外,網絡容量提升可降低單位比特成本,支持網絡運營商在數據流量消費規模不斷擴大時繼續提供無限流量套餐。
更令人振奮的是,預計歐洲及全球其它地區實現毫米波商用后該速率數據將進一步提升。在這方面,Ookla的另一項分析結果提供了參考:在美國,搭載驍龍移動平臺的5G毫米波終端峰值速率超過2Gbps,平均下載速率超過900Mbps。這相當于5G中頻段頻譜速率的4倍以上,與4G LTE相比更是大幅提升。
以上數據是基于目前部署的400 MHz帶寬毫米波頻譜測試獲得。預計毫米波部署會將帶寬擴展至800 MHz,屆時速率將提高一倍,驍龍5G產品已經能夠支持800MHz帶寬的毫米波連接。
二、Sub-6GHz與5G毫米波的爭斗
為了實現“數千兆比特速率、大容量、廣覆蓋和低時延”的5G愿景,運營商普遍采取“6GHz以下+毫米波”5G部署策略,充分利用低、中、高頻段部署5G。中頻段能夠實現網絡覆蓋和容量的平衡,而毫米波能夠提供數千兆比特速率和超大容量。毫米波與6GHz以下網絡相互配合,能夠充分利用潛在的海量頻譜資源提供極大容量層,支持極高速率。
越來越多的國家正支持5G毫米波部署。部分歐洲國家已開始部署毫米波,意大利和俄羅斯加速對毫米波的支持,其它歐盟國家也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進行毫米波頻譜拍賣。韓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部分國家的運營商計劃于今年或明年開始5G毫米波部署。
毫米波將賦能廣泛用例。比如,超過80%的移動數據流量在室內場景產生,這為毫米波室內部署帶來了發展機遇。移動運營商可使用毫米波頻譜進行室內部署,室內毫米波專網能夠為企業、場館和交通樞紐等室內環境帶來數千兆比特速率、超低時延和極大容量。
毫米波的另一用例是固定無線接入(FWA),它可以替代傳統寬帶,直接向家庭提供高速互聯網連接。根據Ookla提供的數據,全球傳統寬帶服務的平均下載速率僅為74.74Mbps。隨著當前流媒體、游戲和視頻通話服務的激增,毫米波能夠幫助運營商在應對流量需求增長的同時保持可滿足客戶期待的服務質量。
作為業界率先推出支持6GHz以下和毫米波、面向智能手機的5G系統級商用解決方案的芯片廠商,高通驍龍5G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正在幫助包括中國合作伙伴在內的眾多手機廠商提供真正全球化的5G連接能力,滿足全球各國用戶的需求。
如今全球已經認識到,5G不僅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網絡連接需求,為關鍵產業和基礎設施提供數字化支柱,而且能夠催生全新技術和全新用例。保障人與人、人與萬物之間的充分連接,需要更多5G頻譜資源,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包括6GHz以下以及毫米波在內的更豐富優質的頻譜資源,才能夠支持更高速的5G,充分釋放5G潛能。
為了實現5G最初設計的技術目標和愿景,行業需要對所有頻譜資源進行科學分配及使用。作為5G設計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技術之一,毫米波與6GHz以下頻譜相結合,將充分釋放5G潛能,為消費者及廣泛的行業用戶帶來超越期待的全新體驗及全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