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預期未來數年中國的低端手機將普遍用上國產芯片,這主要是因為受華為的遭遇影響,國產芯片將得到大力發展,而國產手機品牌也希望支持國產芯片的發展以免再受遏制。
國產手機希望擺脫對美國芯片的依賴在去年就已有所反映,在2019年6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后,小米、OPPO、vivo就大幅降低了高通芯片的采用比例,而大幅增加了對聯發科芯片的采用比例。
除了在芯片方面降低對美國芯片的采用比例之外,在其他元件方面也增加了對國內供應鏈的支持,華為強力扶持面板企業京東方,大量采用京東方的OLED面板;小米則與維信諾、TCL華星等達成合作,采用它們的OLED面板。
華為對產業鏈的支持力度更大一些,它還大力投資國產芯片,例如模擬芯片行業的圣邦科技就得到了華為的支持,推動圣邦科技的股價翻倍上漲。
國產手機品牌如此做顯然是認識到支持國內產業鏈的發展更有利于它們的長遠發展,畢竟只有國內產業鏈發展起來了,它們才能進一步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否則如目前這樣依賴國外產業鏈,說不定就會遭受華為那樣的打壓。
不過國內產業鏈的實力還是較弱,這應該是郭明錤預計未來數年即使國產芯片發展起來了,國產手機也只是低端手機采用國產芯片的原因。
目前國產手機品牌企業主要是華為海思和紫光展銳。華為海思的實力很強,它在技術上已與手機芯片老大高通相當,不過由于它不對外供應芯片,同時如今又面臨無芯片代工廠為它代工的窘境,其未來何去何從尚未可知。
紫光展銳的實力稍遜,研發的主要是中低端芯片,為了提升技術研發實力它已從華為海思挖來了不少人才,或許經過此番努力后它的芯片研發實力會得到大幅提升,但是要追上高通恐怕還要十多年時間吧。
除了芯片設計方面落后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芯片制造技術的落后,中國實力最強的中芯國際如今才剛投產14nmFinFET工藝,而三星和臺積電已投產5nm工藝,由于難以獲得EUV光刻機,它在研發更先進的7nm工藝上面臨困難,為此它正研發N+1、N+2工藝力求迫近7nm工藝水平。
由此也就能理解,為何國產手機未來會加大對國產芯片的采用比例,但是卻只會在低端手機上采用國產芯片了,畢竟國產芯片在設計和制造技術方面都落后于海外,在高端芯片方面無法與高通競爭,國產手機品牌即使極力支持國產芯片的發展也只能在低端手機上采用國產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