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周緊張的投票后,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擊敗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贏得 2020 美國總統大選。同時,美國也迎來第一位有非洲裔、拉丁裔和南亞血統的女副總統哈里斯(Kamala Harris)。
目前,拜登已將其推特賬號認證改成了”美國當選總統“,哈里斯也把推特認證改成了”當選副總統“。
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后,拜登在推特上表示:
美國,我很榮幸你選擇我來領導我們偉大的國家。我們面前的工作將是艱巨的,但我向你保證:我將成為全體美國人的總統——無論你是否投了我的票。我定不辜負你們對我的信任。
1
科技大佬發聲慶賀
拜登當選后,科技界大佬們都紛紛在社交媒體發聲,對拜登和哈里斯表示了祝賀。
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發長文感慨女性領導力量的崛起,她寫道:
有時候,美國會朝著建立一個反映我們這個多元化國家的政府邁出一大步。今天就是這樣的一天。我懷著喜悅的心情想,今天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都在看新聞,心想,”也許我也能領導這個國家?!白YR卡馬拉·哈里斯取得了這一非凡成就——打破了領導層的玻璃天花板和規范——祝賀當選總統拜登踏上這一歷史性里程碑。
亞馬遜CEO杰夫·貝佐斯則在Instagram上放出了一張拜登和哈里斯勝選后的握手合照,祝賀他們當選,并表示:
團結、同情心和正派并不是過去時代的特征。通過創紀錄的投票,美國人民再次證明了我們的民主是強大的。
另外,微軟的兩任CEO也紛紛發文祝賀拜登和哈里斯。
比爾·蓋茨在推特上表示:
祝賀拜登當選總統,哈里斯當選副總統。感謝選舉官員和競選工作人員,他們為確保創紀錄數量的美國人投票進行了孜孜不倦的努力,并在我們國家面臨挑戰的時刻進行計票。
我期待著與新一屆政府和國會兩黨領導人共同努力,控制這一激增的流行病,在貧困和氣候變化等問題上與世界各地的伙伴進行接觸,并解決國內的不平等和機會問題。
微軟現任總裁布拉德·史密斯更是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長博客《構筑新的橋梁:我們對美國大選的思考》,博客中放了一張微軟的logo。
博客中寫道:
今年的選舉日變成了一個漫長而緊張的選舉周,許多美國人焦急地盯著屏幕等待選舉結果。經常聽到權威人士猜測,我們似乎很少出現這樣一個分裂的國家。如果是真的,這也使得另一個命題更加不言而喻——如果我們要作為一個國家向前邁進,我們必須建立新的橋梁,彌合我們之間的鴻溝。
此外,一些 AI 領域的大佬們也沒閑著。
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華裔美國人吳恩達發推稱:
我對選舉結果感到寬慰,并感謝許許多多讓選舉成為可能的人。感謝每一位幫助公平選舉的工作人員,感謝捍衛真相的媒體,感謝每一位投票或為參與這個美妙的民主而發言的人。
紐約大學教授、Facebook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ACM圖靈獎獲得者Yann LeCun發了一條略帶幽默語調的推文,還附上了一段法國巴黎警鐘長鳴歡呼雀躍的視頻。
Yann LeCun 表示:
拜登宣布獲勝后,法國各地響起了鐘聲。實際上,我認為他們對特朗普落敗比對拜登勝利更高興。
谷歌人工智能高級研究員兼高級副總裁Jeff Dean更關注拜登上臺后,簽證政策能否回歸正常?
我非常希望我們能讓美國重新歡迎來自世界各地最優秀和最聰明的學生來到我們的學院和大學。幾十年來,這是美國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我希望我們能再次張開雙臂歡迎優秀的學生!
有意思的是,這條推特下的一條評論稱,幾十年來它一直很糟糕,特朗普只不過是讓情況稍微惡化了。
Keras之父Francois Chollet表示:
不管怎樣,我很高興看到這一集的《美國》以喜劇而不是悲劇收場。
2
拜登上任后,科技行業有何影響?
新總統上任固然備受關注,但其對將科技圈帶來的影響也同樣值得留意。
尤其是在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仍存在著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科技公司的反壟斷調查、網絡中立性、農村寬帶和在線隱私等。
根據 Cnet 報道,拜登關于這些問題的立場主要表現如下:
反壟斷
美國競選期間,美國國會對美國科技巨頭公司展開了反壟斷調查。并且,就在上個月,Google 公司被提起了訴訟,指控在搜索和搜索廣告領域涉嫌非法壟斷。
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尚未結束,如何約束大型科技公司,成為了拜登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此前,國會一份長達 449 頁的嚴厲報告詳細描述了谷歌、蘋果、亞馬遜和 Facebook 濫用市場權力的行為,并且該報告還制定了遏制美國四大科技公司主導地位的路徑方法,這可能預示著在拜登政府和民主黨控制的國會下,科技公司將面臨麻煩。
顯然,美國政府已經開始對大型科技公司進行了更嚴格的審查。
關于這一問題,拜登此前曾表示,現在討論拆分公司還為時過早,他更傾向于通過監管來限制這些公司的權力。
Section 230
Section 230 (第 230 條條款)指的是美國 1996 年發布的《通信規范法》第 230 條,即——交互式計算機服務的提供者或用戶,不得被視為另一信息內容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發布者或發言人。
no provider or user of an interactive computer service shall be treated as the publisher or speaker of any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nother information content provider。
也就是說,互聯網公司通常無需為用戶在其網絡上發布的內容承擔責任,這為互聯網公司提供了一個合法的”避風港“。
對此方面,拜登曾向《紐約時報》表示,應該立即廢除”230 條款“。
他說道:
這是在宣傳他們知道是錯誤的謊言,我們應該制定標準,就像歐洲人在隱私方面所做的那樣。
另外,雷鋒網注意到,在選舉期間,拜登團隊曾因政治廣告內容開懟 Facebook。
網絡中立性
關于網絡中立性的問題,拜登本人目前所言無幾。
不過,拜登競選團隊的一名發言人說,當選總統支持嚴格的網絡中立保護。
該發言人在聲明中指出:
喬·拜登曾推動網絡中立,并希望看到(聯邦通信委員會)采取直接行動,為所有美國人保持互聯網的開放和自由。
但是,Cnet 報道指出,當拜登還是參議員的時候,他并沒有共同發起或支持網絡中立立法,包括 2007 年的互聯網自由保護法案。
因此,關于這一問題,仍有待觀察考究。
農村寬帶
在競選期間,拜登曾表示重建美國中產階級是”我們時代的道義責任“。他認為,振興美國農村是這一努力的基石。
對于農村經濟發展政策,他的策略之一是投資 200 億美元,讓沒有寬帶的社區接入寬帶。同時,他還呼吁與市政公用事業公司合作,將光纖寬帶接入美國農村社區。
拜登在其農村政策中寫道:
高速寬帶對 21 世紀的經濟至關重要,在這么多工作崗位和企業可以分布在任何地方的時候,高速互聯網接入應該成為美國農村經濟的一大均衡器,而不是另一個經濟劣勢。
在線隱私
在競選期間,拜登并未過多提及數據隱私問題,但從其擔任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期間的一些發言,仍能夠對其態度看出一二。
在任期間,拜登曾提起幾項法案,包括《執法通信援助法案》(Communications Assistance for Law Enforcement Act) 等,使得聯邦調查局和執法部門更易監控通信。
如今,拜登上任已成定局,至于其能為科技行業帶來怎樣一番景象,還是交給時間來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人紛紛發推慶賀之時,特朗普也發布了多條推文,但都以”存在誤導信息“遭到了推特的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