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的換屆可能對芯片和科技行業是一大利好;
我們將從丑陋的貿易戰前線回撤;
Covid/ 科技的支出可能增加 - 和大型科技公司的戰爭已經結束;
科技和芯片行業的發展和大選結果息息相關。
與之前的美國總統選舉相比,這一次選舉可能對整個科技行業以及芯片和設備的未來產生更大的影響。
隨著華為因威脅到了美國在 5G 領域的主導地位而遭遇全面圍堵以來,中美之間的公開貿易戰似乎已經演變成了一場技術“冷戰”。
美國切斷了對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的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之后,中美雙方持續進行的“以牙還牙”式的針鋒相對似乎重新爆發成了公開的對抗。
這給人一種類似于當年古巴導彈危機時的感覺,任何一方都不會主動退縮,并將繼續升級對抗。
我們認為,美國政府管理層的變化可能給中國提供了一個緩和對抗、靜觀其變的理由和機會。
中國政府可能希望,即將上任的新一屆政府在對中國的貿易方面不會那么挑釁性和咄咄逼人。
特朗普的競選承諾公開了對華政策,但是拜登沒有
2016 年,特朗普參加美國大選時,給出了一系列競選承諾。除了隔離墻和移民外,特朗普 2016 大選中最大的話題之一就是與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貿易不平衡。
最初,與中國的貿易協議(后來證明無法解決貿易不平衡)是特朗普對華政策的焦點,當它無法達成預期目標時,焦點就轉移到了華為和 5G 等新問題上。
如果我們沒有讓 Covid 分心的話,那么,到目前為止貿易戰可能已經白熱化了。鑒于新冠疫情期間,貿易的地位不再那么重要了,所以,中美貿易戰也打打停停,步履蹣跚。
至于拜登,我很難回想起來他關于中國貿易說過什么具體的內容,媒體關于這方面的籠統且模糊的評論無非是這倆老頭誰“對中國更嚴厲”,而不是關于對華為的圍堵等細節問題。
束手束腳的拜登
我們當然不會傻白甜地認為拜登上臺后會來個 180 度的大轉變,軟化對中國的立場。恰恰相反,我們認為,拜登不愿意被美國人民視為對中國的“溫和派”,他不會在對華政策上明顯退縮(即使有態度軟化,至少也不會公開)。
更重要的是,對中國的貿易問題是在整個美國得到兩黨強有力支持的極少數問題之一。為了努力促進兩黨的合作,新政府也要在執政期間繼續對華貿易戰,以建立一個兩黨合作的政治環境。
沒有什么比一個共同的敵人更能團結人民的了,美國現在需要的不是分裂,而是團結。
再過兩個月,可能就是一片“焦土”
輸掉大選的特朗普總統顯然心情不好,很有可能會僅僅因為他有能力或者為了證明一個觀點而揪住一點發起猛烈攻擊。在這一點上,他可不在乎“跛腳鴨”的后果。
他可能會完全無視 Covid,而把爛攤子留給拜登去收拾,然后回過頭去,繼續專注于諸如中國貿易(這可是他的“專攻”主題之一)之類的他最念茲在茲的問題。
現在,特朗普應該也知道中國在等待更友好的拜登上臺,此時不太可能做出激烈的反應,所以,這意味著他幾乎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不必擔心引來中國的反擊(當然,要除了瘋狂的事情)。
他還可以嘗試著在 1 月卸任之前,為著下次 2024 年大選的目的盡可能多地證明自己。
問題是,兩個多月的時間可能不足以來完成某件事情,但是對于引起麻煩來說,;兩個多月的時間足夠長了。
中國風險管控
總體而言,我們認為,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走向“核大戰”的直接威脅已大大減少。
無論是現任政府,還是即將上任的政府,每個人都忙于其他需要擔心或關注的事情。
對于即將卸任的政府來說,情況可能更是如此,因為時間所剩不多,而過去幾年的貿易戰并沒有討到多少便宜,所以特朗普政府可能不會把有限的時間放在重新關注中國上面。
當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也可能不會發生很多事情,在新政府的頭幾個月里也不會發生很多事情,因此,我們可以輕松地再等待 6 到 9 個月的時間來重新了解新政府的立場。這個時間甚至可能更長一些,具體取決于 Covid 危機的解決時間。
盡管那些每天把視角都放在關注中國貿易問題的“深度政府”人士的態度可能不會發生重大變化,至少不會立即發生變化,但是,考慮到不同的優先事項,中國問題的緊迫性和關注點可能會減少。
硅谷(大型科技公司)變藍還不錯
對于現實中和想象中的問題,大型科技公司一直是本屆政府的一大發力目標。
Facebook、Twitter、谷歌都曾經毫不客氣地炮轟過特朗普,當然還有迎合特朗普自我的蒂姆·庫克,英特爾的科再奇當年也曾在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為特朗普上供了一個閃亮的晶片,但他后來也辭去了技術顧問的職務。
科技公司從來沒有列入過特朗普的“好朋友”名單,而且雙方的態度還一直在惡化,尤其是大選的最后幾天。
拜登并沒有多少和硅谷相關的舉動,同時也沒有經常批評他們,所以他似乎更持一種中立的關系,對于大多數硅谷高管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大多數人可能更愿意回到雷達之下賺錢,而不是在國會面前被拷問并遭到總統的痛罵。
當然,拜登也沒有必要刻意討好硅谷,因為加利福尼亞和紐約一樣都是民主黨的大本營,所以他可能不欠任何人情。
總體而言,大型高科技公司可以在不作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回到低調的經商方式,控制我們的生活和錢包。
盡管馬斯克似乎與特朗普相處得很好,但他的公司特斯拉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綠色”牧場下可能會做得更好。
半導體股票
半導體公司的股票在新冠疫情期間一直大放異彩,表現強勁。最近的并購狂潮更是重新刺激了該板塊的估值上升和人們的興趣。
美國政府的變化可能被視為對未決的芯片并購交易是一個福音。
我們認為,許多芯片并購交易(如果不是全部的話)將在中國遭遇見光死,以作為對美國中斷中芯國際設備供應的回應。實際上,美國芯片制造商 Applied Kokusai 的并購交易一直在被擱置,并且由于中國的阻攔而瀕臨失敗。所以,我們是否可以期待,中國對當前的芯片并購交易大開綠燈,以作為向美國新任政府拋出的“橄欖枝”?
現在還沒有塵埃落定的并購交易就有 Analog/ 美信、英偉達 / ARM、AMD / 賽靈思,也許還有很多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是誰的交易?
雖然尚不清楚中國是否會拋出橄欖枝,或者是否會快速行動,以挽救 Applied Kokusai 的交易,我們將不得不拭目以待,但至少,新一屆政府與中國關系的緩和對這些公司和交易是非常積極的一步,中國可能會對這些交易放行,所以這些公司不用太過于擔心由于中國的反制而導致交易破產了。
總體而言,選舉的結果無論對短期還是長期而言,對半導體行業乃至整個科技行業都是積極的。
我們認為,這將使由芯片和設備禁運全面引發的“末日”情形降低了更多可控制的風險,在降低了風險的同時,也增加了更多并購的可能性,這也將推動半導體公司的估值,對潛在的收購目標而言更是如此。
半導體設備公司將繼續保持良好運營態勢,并可能獲得比以前預期更多的出口許可證。
總而言之,拜登當選對芯片和科技行業來說是個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