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蘋果iphone 12系列上市后,華為也隨后上市Mate40系列手機。iphone 12系列與華為Mate40系列都屬于5G手機,分別搭載了最新處理器A14芯片和麒麟9000芯片,并且兩款手機旗艦機型都還是5nm芯片制程為主。到目前為止,兩款手機在市場上一致獲得好評,達到供不應求的地步。
蘋果官宣在11月11日發布全新的MacBook系列,華為繼Mate40后,電腦業務也取得了進展,計劃會在本月底發布全新的華為電腦,這就很讓人深思華為的意圖了。
根據供應鏈消息稱,華為即將發布商用臺式電腦,采用AMD芯片/自研鯤鵬920處理器,提供4個配置可選,預計將于年內上市。目前華為服務里出現了幾個新名詞,包括 “華為臺式機”和 “車載”,暗示華為臺式機和車載產品即將開賣。
華為的處理器包括鯤鵬、麒麟、昇騰系列和鴻鵠四大系列,麒麟系列是我們熟知的手機業務,鴻鵠系列處理器在智慧屏等智能設備上曝光過,鯤鵬和昇騰系列就是針對的電腦和服務器業務的。
這一次曝光的華為電腦業務雖然還不知道是臺式電腦,還是筆記本電腦,但是應該離不開鯤鵬和昇騰系列處理器。
華為臺式機之前已經曝光很多次,其具體型號為“黃河K680 G1”,配備華為自研鯤鵬920 8核心處理器、8GB DDR4-2666內存、256GB SSD固態硬盤、AMD Radeon R7 430獨立顯卡、180W電源,可選安裝中標麒麟、預裝國產銀河麒麟操作系統。AMD R7 430屬于標準的OEM入門型號,俗稱“亮機卡”,惠普、戴爾等的品牌機里很常見,只有384個流處理器,性能基本相當于GT 640、GTX 650的水平。
華為的鯤鵬920處理器雖然采用的是7nm工藝,但是基于ARM架構研發的處理器,性能上和基于X86技術的AMD和intel處理器有很大的差距。
華為的電腦業務之所以主要是面向TO B渠道,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應該是出于性能考慮,不過這不是華為鯤鵬920處理器的問題,而是目前ARM架構總體性能要比X86弱很多。
目前華為鯤鵬的生態圈主要也不是針對的個人業務,圍繞鯤鵬生態的開發者也是在開放一些辦公軟件,都是定向的為金融、政務、電信和企業服務。TOB業務對電腦和生態的需求主要是安全和實用,而不是個人業務追求的極致性能,但是不代表華為鯤鵬處理器不能擴展TO C業務。
而鯤鵬920處理器采用7nm制程工藝,最高頻率2.6GHz,支持PCIe 4.0以及八通道DDR4內存,是一款專門為服務器、數據中心打造的處理器。這款臺式機主要是面向政府/企業客戶推出的產品。
雖然是面向企業的,但是對于個人消費的臺式產品機還是有希望同步推出的,根據有消息稱:華為迷你臺式主機已經出現在3DMark的數據庫中。該機搭配AMD R5 Pro 4400G處理器,基于Zen2架構打造,6核12線程,默頻3.7GHz,加速頻率4.3GHz,搭配Vega6核顯,主頻高達1.9GHz。整體性能應該和i7-10510U+MX350的效果差不多,還是令人期待的。
以前華為之所不在個人電腦業務上使用鯤鵬處理器,很大原因是時機未到,現在時機成熟。華為的鯤鵬系列處理器如果擴展TO C業務,走臺式電腦的路線很可能成為錯誤的定位,在筆記本上使用鯤鵬處理器,能夠滿足用戶的性能追求。
筆記本電腦的作用更多的是學習和辦公,鯤鵬處理器足以滿足大多數人對于辦公電腦的需求。重要的是蘋果已經官宣將在11月11日推出全新的MacBook系列,采用的也是基于ARM架構的全新處理器,而華為的麒麟9000系列處理器,是足以和蘋果A14仿生芯片爭鋒的頂級處理器。
對于華為本月新推出的電腦產品,很多人認為是與蘋果的MacBook系列打擂臺,蘋果的很多決定都比較具有前瞻性,其很多做法一直被模仿。雖然擔心基于ARM框架研發的MacBook的性能問題,但是蘋果將A14系列芯片用于筆記本電腦,華為也可以大膽跟進與實現。而蘋果與華為的相繼舉動,定會掀起筆記本行業的巨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