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01
國務院印發《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對于未按要求共享數據資源、未納入國家政務信息系統總目錄、不符合密碼應用和網絡安全要求等情況的政務信息系統,不安排運行維護經費。
二月
02
國家衛健委印發《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強調“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工作,以防攻擊、防病毒、防篡改、防癱瘓、防泄密為重點,暢通信息收集發布渠道,保障數據規范使用,切實保護個人隱私安全,防范網絡安全突發事件,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支撐。”
03
中央網信辦印發《關于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提出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六條要求。
04
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信息通信行業網絡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強調全力保障重點地區重點用戶網絡系統安全“”加強信息安全和網絡數據保護。
05
工信部印發《關于支撐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切實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通知》,明確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六項要求。
06
央行下發《關于行業標準的通知》(銀發[2020]35號),正式發布新版《網上銀行系統信息安全通用規范》(JR/T 0068-2020)。
三月
07
民政部、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指引》,一方面強調系統安全,社區防控信息化產品(服務)提供者應參照等級保護三級以上要求進行安全防護;另一方面再次強調隱私保護。
08
工信部印發《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試行)》,強調應做好工業數據安全防護,抵御可能的大規模惡意攻擊,做好相關應急預案并在工業數據遭受篡改、破壞時及時處置。
09
工信部印發《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旨在推動工業互聯網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
10
水利部印發《2020水利網信工作要點》,突出“補水利網信短板、全力推進強監管”兩個重點,提出從建設網絡威脅感知平臺、開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專項行動、組織參加網絡安全攻防演習、強化網絡安全監管等措施,加快提升水利網絡安全水平。
11
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強調要“著力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加強5G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強化5G網絡數據安全保護,培育5G網絡安全產業生態。
12
教育部印發《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將“教育網絡安全支撐體系不斷完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全面提升,教育系統網絡安全防護水平不斷提高”作為核心目標之一加以闡述。
四月
1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公布。將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作為重點方向之一加以闡釋。
14
《中國氣象局網絡安全管理辦法(試行)》印發,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完善氣象部門網絡安全管理體系,提高網絡安全保護能力,切實守住氣象工作的生命線。
15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共12個部門聯合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
16
工信部起草《網絡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旨在提升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網絡數據安全保護能力,充分發揮標準在保障網絡數據安全、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月
17
央行打擊治理跨境賭博金融監管工作組發布《關于印發<涉賭涉詐可疑資金特征及賬戶線索核查要點>的通知》(銀支付[2020]49號),督促相關機構對已有風險防控措施進行查漏補缺,完善關于客戶、賬戶的盡職調查措施,配備充足人員,開發和運用有效金融科技和大數據系統,健全關于本網絡處理的跨機構資金交易風險監測識別、預警、處理機制,實現對賭博和電信詐騙“資金鏈”有效治理。
18
工信部發布《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將“建立健全移動物聯網安全保障體系”作為重點任務加以部署,提出加強移動物聯網安全防護和數據保護,提升安全態勢感知、風險預警能力等要求。
19
工信部發布《關于工業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強化數據安全,加強態勢感知、測試評估、預警處置等工業大數據安全能力建設。
20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包含完善隱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制度的相關內容。
21
央行發布《關于開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的通知》(銀辦發〔2020〕45號),摸排內容主要有個人金融信息保護、交易安全、仿冒漏洞、技術使用安全、內控管理等方面的風險情況。
22
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旨在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經營行為,促進互聯網貸款業務平穩健康發展。
23
農業農村部印發《2020年農業農村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點》,圍繞數字農業農村建設 、農業數字化轉型 、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 、農業農村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規劃和要求。
六月
24
自然資源部發布《2020年自然資源部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要點》,要求健全網絡安全管理工作機制,落實等級保護機制,加強重要數據安全保護,增強態勢感知能力,強化網絡安全監測預警,提升網絡安全綜合防護能力。
25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局、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中央網信辦秘書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等六部門印發《國家電子政務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6
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科學數據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在“保密與安全”章節對管理單位和科學數據中心應采取的網絡安全措施提出要求,指出應建立網絡安全保障體系,采用安全可靠的產品和服務,完善數據管控、屬性管理、身份識別、行為追溯、黑名單等管理措施,健全防篡改、防泄露、防攻擊、防病毒等安全防護體系。
七月
27
國家發改委發布《加快落實新型城鎮化建設補短板強弱項工作 強化網絡安全能力保障》。
28
教育部發布《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范》,第8章從物理環境安全、網絡與通信安全、網站與信息系統安全、智能化系統安全、物聯網系統安全、各類計算機及移動終端安全、新媒體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及個人隱私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團隊建設等多方面對職業院校網絡安全建設工作提出了明確且詳盡的要求。
29
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0年工作計劃》,在增強網絡安全防護方面提出了出臺《工業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指南》、開展工業互聯網APP安全檢測、完善工業互聯網三級安全監測體系、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威脅通報和處置技術支撐等重點內容。
30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經審議后公開征求意見。
31
工信部開展針對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旨在切實加強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塑造更安全、更健康、更干凈的信息環境。
32
央行福州中心支行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銀行賬戶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福銀〔2020〕141號),進一步加強賬戶開立、交易管控、異常監測等環節的銀行賬戶風險管理,繼續壓實銀行賬戶管理主體責任。
33
最高法聯合發改委發布《關于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要求加強數據權利和個人信息安全保護,依法保護數據收集、使用、交易以及由此產生的智力成果,完善數據保護法律制度。
八月
34
工信部印發《關于運用大數據推進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長效機制建設工作方案》(工信部網安〔2020〕121號),旨在運用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強化電信網絡詐騙精準治理、有效治理,加快健全完善行業防范治理長效機制。
35
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網絡安全建設方面提出要建設集態勢感知、風險預警、應急處置和聯動指揮為一體的網絡安全支撐平臺,加強信息共享、協同聯動,形成多層級的縱深防御、主動防護、綜合防范體系,加強威脅風險預警研判,建立風險評估體系等。
36
央行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重大事項報告管理辦法》并征求意見,其中“重大事項”涉及信息安全、突發事件及欺詐、洗錢、網絡賭博等違法行為。
37
國家密碼管理局發布《商用密碼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
九月
38
公安部發布《貫徹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指導意見》(公網安〔2020]1960號)并宣貫,為網絡運營者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落實等保義務和關保義務,保護重要網絡和數據安全提出了指導要求。
39
央行制定并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20〕第5號),重點強調個人金融信息防護。
40
央行會同工信部、司法部、商務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外匯局出臺了《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銀發〔2020〕226號),提及切實防范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等風險。
41
國家密碼管理局發布《國家密碼管理局關于請進一步加強國家政務信息系統密碼應用與安全性評估工作的函》,要求加強非涉密國家政務信息系統密碼應用與安全性評估工作。
42
全國信安標委組織編制《網絡安全標準實踐指南—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系統權限申請使用指南》,旨在規范App申請使用系統權限行為,防范因系統權限不當使用造成的個人信息安全風險。
十月
43
工信部發布《關于做好2020年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網絡安全檢查工作的通知》,決定組織開展2020年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網絡安全檢查工作。
44
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全國“斷卡”行動部署召開。
45
央行印發《金融數據安全 數據安全分級指南》(JR/T 0197—2020)金融行業標準。
46
央行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改建議稿)》,在第七十六條中,法規對近年備受關注的銀行個人信息保護與數據安全提出了明確要求。
47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次修訂表決通過,專章強調網絡保護。
48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該法聚焦個人信息保護的突出問題,規定了個人、企業、國家機關多主體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權利/權力與義務,落實個人信息保護責任,加大違法行為懲處力度。
49
工信部、應急管理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快速感知、實時監測、超前預警、聯動處置、系統評估等新型能力體系基本形成,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模式。
50
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明確了國家安全教育包括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等12個領域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4個新型領域安全,十一月
51
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在健全的風險防控體系、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提出要求。
52
央行正式發布《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測試規范》、《金融科技創新安全通用規范》、《金融科技創新風險監控規范》三項金融行業標準,對金融科技創新的交易安全、交易監控、風險防控、風控機制、內控安全等做出了明確的要求。
53
央行正式批準發布金融行業標準《金融行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引》(JR/T 0071-2020)及《金融行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指南》(JR/T 0072-2020)。
54
《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預約汽車服務數據安全指南》面向社會征求意見。本標準提出網絡預約汽車服務的數據安全工作指南,以個人信息保護為主,兼顧數據安全。
55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起草《商業銀行應用程序接口安全管理檢測規范》和《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安全檢測規范》。
十二月
56
商務部發布公告對有關商用密碼實施進口許可和出口管制。
5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懲戒治理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在全國范圍內對涉“兩卡”違法犯罪人員實施懲戒,深入推進“斷卡”行動,落實主體責任、強化風險防控,全力斬斷非法買賣“兩卡”黑灰產業鏈條。
58
證監會修訂頒布新版《證券期貨業網絡安全事件報告與調查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59
銀保監會發布《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對相關機構的網絡安全防護職責、數據安全義務進行了明確。
60
工信部印發《電信和互聯網行業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旨在加速構建數據安全保障體系,發揮標準對電信和互聯網行業數據安全的規范和保障作用。
61
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 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發改高技〔2020〕1922號),強調強化大數據安全防護。
62
國家廣電總局發布實施《廣播電視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GY/T 337—2020)。
63
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本標準共3個部分101 節,設置包括網絡安全在內的448 條標準和監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