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最新報道指出,據Handelsblatt周四援引未具名公司消息人士的話說,戴姆勒將削減第二家工廠的產量,并減少其工作時間。
他們表示。因為消費者需求從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制造延誤)引起的低迷中反彈,汽車制造商和電子制造商正面臨芯片短缺。
據該報報道,梅賽德斯制造商將減少在不來梅工廠的生產,甚至可能在2月初關閉幾天。
但戴姆勒沒有立即發表評論。
周二,該公司表示將減少在拉施塔特(Rastatt)的緊湊型汽車工廠的工作時間。
他們的競爭對手大眾汽車周三表示,由于半導體短缺一直困擾著全球汽車業,它將進一步削減其德國北部主要工廠的汽車產量。
星期四,大眾汽車的品牌奧迪還宣布將削減其內卡蘇爾姆(Neckarsulm)和英戈爾施塔特(Ingolstadt)工廠約10,000名員工的工作時間。從下周到1月底,生產將部分停止。
全球半導體汽車芯片短缺,汽車減產成定局
全球范圍內用于汽車零部件的半導體日益短缺,正迫使大型汽車公司從與大流行相關的工廠停工中恢復過來,從而停止或減緩汽車生產。
大眾汽車,福特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豐田汽車和日產汽車的管理人士都表示,他們受到了短缺的打擊,被迫推遲某些車型的生產,以保持其他工廠的運轉。
大眾汽車已經在12月報告說,由于半導體產品還沒有足夠的數量,第一季度將不得不削減多達100,000輛汽車的產量。因此,沃爾夫斯堡工廠的短時工作最初被延長至1月18日。
福特汽車公司女發言人Kelli Felker說,福特汽車周五證實,由于供應商零件短缺與半導體短缺有關,下周將閑置路易斯維爾裝配廠。
豐田發言人Scott Vazin在周五的電子郵件中說:“這絕對是一個行業問題。” “我們正在評估半導體的供應限制,并制定對策對生產的影響降至最低。”
如果芯片短缺持續下去,減產可能會減少在美國和其他市場出售的汽車,卡車和SUV的庫存。該行業剛剛開始補充去年春天工廠為阻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而關閉時損失的庫存。
豐田被迫減慢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市一家工廠生產的全尺寸Tundra皮卡的生產。福特原定下周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裝配廠停工,但將其提前到了本周。該工廠生產福特Escape和林肯Corsair小型SUV。
菲亞特·克萊斯勒已經暫時關閉了安大略省Brampton的工廠,并關閉了墨西哥Toluca的小型SUV工廠,而大眾汽車在12月表示由于短缺而面臨生產放緩。日產汽車表示,它不得不調整日本的產量,但到目前為止尚未在美國產生重大影響。
行業人士說,在去年春季COVID-19汽車銷售放緩最嚴重的時期,半導體公司將生產轉向了消費電子產品。全球汽車制造商被迫關閉工廠以防止病毒傳播。汽車制造商復蘇后,卻沒有足夠的芯片。
行業智庫汽車研究中心產業副總裁Kristin Dziczek說:“幾個月來一直有關于他的警告信號。”
Dziczek說,該行業需要6到9個月的時間才能通過復雜的供應商網絡獲得芯片。她說,她希望幾個月前這些問題開始浮出水面時,已經提前了一些準備時間,使這成為短期而非長期的問題。Dziczek說:“仍然有一些進展,但并非他們認為的那樣。”
在許多情況下,汽車制造商已經停止生產銷售速度較慢的汽車,以將芯片轉移到更熱的市場領域,包括皮卡車和SUV。
菲亞特·克萊斯勒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將最大程度地減少當前半導體短缺的影響,同時確保我們維持在北美其他工廠的生產。”
汽車行業在新車中使用的半導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半導體是從儀表板到現代汽車中無處不在的信息娛樂系統等所有領域中至關重要的組件。而且,汽車制造商正與其他行業爭奪零部件,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零部件來生產技術先進的電動汽車。
在四月份的第一波封鎖中,汽車銷量暴跌,但此后又恢復了可觀的增長。去年上半年,美國新車銷量下降了34%,但到年底恢復了僅下降15%的勢頭。
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汽車中所需的芯片短缺是半導體行業潮起潮落如何對產品產生連鎖反應的最新例證。
去年夏天,由于個人計算機制造商努力確保處理器和其他組件的安全,各學區爭先恐后地獲得了筆記本電腦的訂單,以供仍在很大程度上遠程上課的學生使用筆記本電腦。
問題始于在疫情初期迫使生產這種芯片的海外工廠關閉。在特朗普政府對涉嫌濫用勞工的11家中國公司實施制裁之后,該問題在去年7月加劇了。
更糟糕的是,這些學校發現自己在與筆記本電腦競爭,而與實力更雄厚的公司競爭,而這些公司在在家工作時也向員工下了大筆訂單。
芯片短缺也迫使蘋果將其最新系列iPhone的推出推遲到10月下旬和11月初,比領先的公司通常發布其最暢銷的設備晚了一個多月。
根據研究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的數據,到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290億美元,幾乎是2019年的三倍。該公司列出了汽車芯片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包括意法半導體,英飛凌科技,恩智浦半導體,德州儀器和東芝。
分析師稱:汽車芯片短缺要到四月至五月才能恢復正常。
汽車芯片短缺已達到極端水平,導致一些汽車制造商在全球其他地區出現了較早的趨勢之后,暫時關閉了北美的生產工廠和閑置工人。
一位分析師本周預測,全球汽車芯片供應要到4月至5月才能恢復正常水平。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分析時表示,最近發生的部分事情是心理上的,因為汽車芯片短缺使2020年第四季度的購買量比第三季度增加了30%。這和人們在今年春季囤衛生紙,使貨架空置時類似。汽車芯片和衛生紙的短缺顯然有一個共同點——新冠病毒。
VLSI Research分析師Dan Hutcheson解釋說,由于2020年第二季度需求下降,汽車集成電路(IC)短缺已達到最近的“極端”水平。汽車制造商能夠看到春天的汽車銷量下降了,所以為什么要制造更多的汽車,隨著大流行的蔓延以及人們在家中工作和學習的需求大量增加,從而減少對汽車的需求。
這種需求下降自然導致芯片代工廠轉向制造滿足其他需求的電路,包括PC和服務器中使用的芯片來驅動所有工作和學習所用的網絡。新車需要數十個芯片才能運行,特別是在輔助駕駛技術起飛的情況下。
Hutcheson說,汽車芯片短缺與Covid-19息息相關,因為汽車制造商在第二季度削減了訂單。“ ”芯片公司和代工廠通過將制造轉移到數據中心和網絡等熱點領域來做出回應。“
然后,在2020年第四季度出現了一個驚喜。許多汽車制造商的汽車銷量都有所增長,Hutcheson和其他一些分析師至少將其部分歸因于搬到郊區的家庭,這些城市在沒有公共交通的情況下需要汽車。Hutcheson還跟蹤了二手車平均銷售價格的上漲,與2019年12月相比,去年12月上漲了約9%。對汽車的需求從仲夏開始回升。
但是,當汽車制造商在第四季度重新進入芯片市場以能夠制造更多的汽車時,”芯片流水線是空的,“Hutcheson說。”他們回來時,集成電路制造商主要是缺貨,現在才開始恢復生產,“他本周早些時候表示。
Hutcheson估計,芯片制造商需要大約四個月的時間才能下訂單并開始制造晶圓,直到最終的芯片將其運用于汽車或其他產品中為止。他建議汽車制造商預計四月至五月的時間里將恢復正常的芯片供應。
各種各樣的芯片制造商生產用于汽車的芯片,例如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英飛凌(Infineon),瑞薩電子(Renesas)和恩智浦(NXP),但是這些芯片制造商大多并未對短缺問題未發表評論。英飛凌目前處在一個平靜的時期,但他們告訴Fierce Electronics,英飛凌正在”密切監視汽車供應鏈中的情況,并已考慮到2021年汽車產量的一定增長水平。“ 該公司目前正在擴大在奧地利菲拉赫的300毫米工廠的產能。
從心理學上看,汽車芯片的囤貨行為似乎與衛生紙相同。Hutcheson上周報道稱,芯片短缺加速了汽車芯片市場的銷售和價格,以至于第四季度全球汽車芯片銷售額達到62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30%,比2019年第四季度增長11%。
據Fierce Electronics和其他公司周一報道,一些汽車工廠暫時處于閑置狀態,例如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福特汽車公司SUV組裝廠。據《汽車新聞》報道,本田汽車正在減少北美五個工廠的產量。
總結:過去一年發生的情況是,大流行導致第二季度需求下降,第四季度芯片購買突然增加,由于供應有限,芯片價格也上漲。
據英文媒體最新援引市場消息人士的透露報道稱,芯片代工商可預見的汽車芯片代工訂單,已可排到今年年底。
市場消息人士提到的芯片代工商,包括臺積電、聯華電子和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這3家中,臺積電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商,聯華電子是重要的8英寸和12英寸晶圓代工商,世界先進也是一家專業的芯片代工商。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份,曾有多家廠商表示,由于疫情對生產造成了影響,加之重要市場需求反彈,汽車生產所需的半導體產品供應緊張。芯片代工商可預見的汽車芯片代工訂單可排到年底,可能使汽車芯片供應緊張的狀況延續。
面對這樣的汽車芯片缺貨現象,兩大晶圓廠臺積電和格芯都表示,將為汽車芯片優先提供產能支持。
臺積電方面在昨天表示,公司將會預留產能,保證汽車芯片供應,格芯明年的產能也會向汽車方面傾斜。
據日刊工業新聞15日報導,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已著手進行準備、計劃在5月開始增產先進芯片,而此舉預估是為了解決引發全球車廠減產的車用晶片短缺問題,因此若臺積電能順利進行增產,有望遏止當前車廠的「減產骨牌效應」,對被迫進行減產的車廠來說、將是一大喜訊。
報導指出,臺積電已要求臺灣當地的供應商合作、目標在臺灣的先進半導體工廠進行增產,不過增產計劃目前仍處于初期調查階段,臺積電正就半導體生產所必要的材料的供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自5月左右開始的表定供應量能有多大的增量空間,因此增產計畫的可行性及規模仍不明。
據報導,目前全球嚴重短缺的產品為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瑞士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 NV)等委托給以臺積電為首的晶圓代工廠生產的車用先進芯片。車用MCU、汽車導航系統用SoC等芯片的供應不安情況在2020年年末顯現。
世界第3大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最新表示,當前的「缺芯」危機正是該公司的增長機會,格芯稱,該公司的工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并將優先考慮滿足車用芯片需求,預計該公司產品產量,將創下紀錄。
《彭博》近日報導,格芯汽車業務部門負責人Mike Hogan表示,該公司正瞄準車用芯片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工廠,「我們的產出量將會創紀錄,而我們用于增產的支出,也將比2020年高出兩倍」。
Hogan稱,格芯將優先考慮滿足車用芯片需求,也預計公司今年的車用晶片營收將增長超過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