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 10.19358/j.issn.2096-5133.2021.01.001
引用格式: 張雪瑩,楊帥鋒,王沖華,等。 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分類分級防護框架研究[J].信息技術與網絡安全,2021,40(1):2-9.
0 引言
工業互聯網[1]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現代工業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重要載體,是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是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重要領域之一[2]。工業互聯網數據是在工業互聯網這一新模式新業態下,在工業互聯網企業開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應用服務等業務時,圍繞客戶需求、訂單、計劃、研發、設計、工藝、制造、采購、供應、庫存、銷售、交付、售后、運維、報廢或回收等工業生產經營環節和過程,所產生、采集、傳輸、存儲、使用、共享或歸檔的數據。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工業互聯網數據增長迅速、體量龐大、種類繁多,采集范圍、流動方向、傳遞路徑、存儲位置等復雜,數據安全面臨更為復雜多變的風險,保障數據安全是保障工業互聯網整體安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近年來,我國愈發重視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發展。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3],提出建立數據安全保護體系,建立工業互聯網全產業鏈數據安全管理體系,明確相關主體的數據安全保護責任和具體要求,加強數據收集、存儲、處理、轉移、刪除等環節的安全防護能力;2020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工業數據分級分類指南(試行)》[4]為實現工業數據差異管理、有序流通和安全使用奠定了基礎;2020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大數據發展指導意見》[5],提出加快數據安全等關鍵標準研制、加強工業數據分類分級管理、構建工業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等要求。當前,工業互聯網數據的巨大價值也引發了黑客組織的高度關注,企業普遍面臨工業互聯網數據被篡改、泄露、竊取等安全風險,工業互聯網企業仍存在工業互聯網數據管理落地實踐滯后、分類分級防護不到位、安全技術保障能力較弱等問題。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http://www.viuna.cn/resource/share/2000003306
作者信息:
張雪瑩,楊帥鋒,王沖華,李 俊,陳雪鴻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