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吃飯的中國手機偽巨頭們有優勢無勝勢。此時,榮耀正在計劃反攻中國市場,華為也傳聞即將獲得高通芯片之時,小米突然進名單,下一個會是誰?
中國網友以極富幽默感的心態,來解讀小米與9家中國企業同時被美政府拉黑。網絡上有人戲稱,“美政府大約是從雷軍的姓名中得到了啟示”,事出牽強,可見一斑。
據路透社報道,與此前中芯、華為被加入“實體名單”、供應鏈受限制不同,此次小米被美國國防部列為“涉軍公司”。禁令要求,美國投資者需在今年11月11日前出售手中所持有股份。
手機市場會再變天?
小米也迅疾回應,否認所謂的涉軍傳聞。
此事的背景是:
一方面,由于華為被美國制裁措施擊中供應鏈軟肋,小米深為得利,正處于一段最幸福時光?!督洕鷮W人》斷言,Mi Time已到,而美國《財富》雜志也為其在印度市場的成就所折服。
另一方面,隨著榮耀出售,華為低頭,向美國求購高通芯片。小米的幸福時光并不那么持久。
近日,榮耀即將發布其新機,正式開始反攻中國手機市場。而,有華為內部信息稱,最遲至今年5月,華為也將拿到高通芯片許可,重啟其全球手機市場計劃。
此時,小米被列入名單,會對手機市場格局影響幾何?
01. 小米為何“上榜”?
此次與小米一起被列入黑名單的還有中微半導體、籮筐技術、北京中關村發展投資中心、高云半導體、大新華航空、中譯語通、中國航空和中國商用飛機公司。
作為消費電子領域的產品研發公司,小米是名單中唯一一家專注于C端業務的公司,因此被列入其中也十分讓人驚訝。
不可否認,自華為被制裁之后,小米在市場和資本領域的快速成長引人關注。IDC與Canalys兩大市場調研機構發布的統計數據均顯示,受益于華為退出留下的市場空間,小米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反超蘋果,排名進入前三。
隨后英國《經濟學人》和美國《財富》雜志均報道了小米在后華為時代中的成功,稱它為“華為跌倒”之后的最大受益者,小米股價也曾一度攀升。
經濟學人等認定,小米是華為事件最大的受益者
特別是,不受既有品牌認知影響,小米在國外的高端品牌之路收效顯著。自2020年年初發布小米10、正式進軍高端市場不久,小米定價在300歐元及以上的高端手機出貨量就出現顯著增長。
財報數據顯示,它的高端手機出貨量在去年二季度同比增長99.2%,進入歐洲前三大智能手機廠商,市場占有率高達16.8%。
歐洲市場是華為曾經重度投入的市場之一,它被認為是高端機的重鎮,高端手機產品則被認為是手機硬件利潤的關鍵來源。在去年三季度進入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三,雷軍曾喊話,要在未來幾年做到歐洲第一。如今看來,這一愿望的實現要經歷更多阻力。
02. 智能手機市場生變
受到美政府關注或源于其在海外市場的成功,CNBC的點評指出,美政府此舉帶來的顯著影響是小米的全球化戰略,尤其是在外部設廠、投資和雇傭員工。雷軍此前提到,為了完善當地的移動互聯網產業,他在印尼和印度甚至投資了幾十家初創公司。
從印度、東南亞開始,到俄羅斯和獨聯體,小米如今在歐洲市場的占比也已經進入前三,成績驕人。
在兩個月前舉辦的虹橋國際經貿論壇上,雷軍透露,小米目前在全球已經進入82個海外市場,其中在25個市場中已經做到行業前五。特別是它快速增長的出貨量也吸引了國外的電信公司和分銷商。
后華為時代下,隨著各家發布新機的節奏加快,市場競爭也將會愈演愈烈。小米不是唯一一家投入巨大的手機廠商,為了抓住華為退場的紅利窗口期,vivo、OPPO等均在加大投入,并拓展國外市場。
在供應鏈側,小米的優勢也很明顯。雷軍不久前在微博上提到,小米目前占據了高通800系列中國區出貨量的66%,在供應鏈端已經成為高通最大的客戶。
但受榮耀、華為進入供應鏈生態影響,小米和國內其他巨頭都在加價購買高通芯片,供應緊張。盡管目前小米沒有被加入“實體名單”,供應鏈側暫時不受影響,但與高通長期合作關系的不確定性顯然加大了。
不過在諸多不利之下,小米長期難以打開的國內市場或將因此出現變化。此前據IDC發布的數據,受品牌、重心在國際化等因素影響,小米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曾一度出現大幅下跌。美禁令疊加市場情緒影響,小米或將加大國內投入,借機打開高端機市場。
03. 半導體初創公司受美政府關注,技術成果被忌憚?
此次,在被制裁公司中,除了小米之外,中微和高云兩家半導體公司成立時間均不久,籮筐技術則是美股上市公司,如果制裁落實,它們此次受到的影響也將很致命。
中微半導體是國內半導體設備開發商,主要開發離子體刻蝕設備和化學薄膜設備。據悉,它已經打入TSMC、聯電、中芯國際等半導體制造廠商的40多條產線中。
它在2018年初曾宣布成功研發了5nm刻蝕機,比IBM宣布掌握5nm技術早2周。2019年7月份,它在科創板成功上市,如今市值已經超900億元。
2014年成立的高云半導體則十分低調,鮮有關于它的宣傳消息出現,但在業內它被認為是全球發展最快的FPGA芯片研發商。
簽約日本丸文株式會社使其受到關注,市場消息指向,它的芯片產品在日本、歐洲市場頗受歡迎。自2017年首批出貨至2019年3月,它的累計出貨量達到1500萬顆。相比較下,阿里“平頭哥”前三年累計出貨量在5000萬顆。
籮筐技術則是一家在美股上市的深圳公司,背靠吉利科技、洪橋集團、ACUITAS等股東,籮筐技術先后收購超擎、易圖通等優質資產。
目前它主打品牌為“籮筐”和“超擎”,分別專注于移動互聯網B2C業務和時空大數據B2B、B2G業務。此前它與藍劍航天的合作受到關注,易圖通則是福特中國高精度地圖的唯一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