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200303
中文引用格式: 段冉陽,周文輝,魏驍,等. 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食品溯源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子技術應用,2021,47(3):55-60.
英文引用格式: Duan Ranyang,Zhou Wenhui,Wei Xiao,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based on Hyperledger Fabric[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1,47(3):55-60.
0 引言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是指在食品產供銷的各個環節(包括種植養殖、生產、流通以及銷售與餐飲服務等)中,食品質量安全及其相關信息能夠被順向追蹤(生產源頭-消費終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費終端-生產源頭),從而使食品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始終處于有效監控之中[1]。但目前使用的食品溯源技術方案仍然以傳統記錄方式為主,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數據共享仍然缺乏[2]。目前食品安全溯源主要依托于物流網絡等進行實現,但物流信息僅僅是整個供應鏈上的部分信息,供應鏈中如食品生產信息、包裝信息等無法進行記錄和追溯,而這些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對于增加產品的可信度有著極大的幫助。更多的信息錄入可以讓消費者能夠更完整、更直觀地了解到產品從產生到消費的全部流程,讓更多的參與方加入進來,在提高產品溯源信息完整性的同時,加入更多的背書主體,提高產品溯源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2)信息存儲中心化[3]。在目前主流的產品溯源供應鏈中,主要采用中心化的信息存儲模式,需要參與產品供應鏈上的某一方進行管理和維護。但是,不論是生產方、運輸方還是銷售方,均為產品供應鏈上的利益相關方,當有不利于其自身的信息產生時,很有可能出現篡改賬本或者謊稱賬本信息由于技術原因而丟失的情況出現,很難保證產品溯源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3)信息存儲孤島化[4]。目前主流的系統在整個商品供應鏈中,存在信息孤島問題。通常情況下,參與產品供應鏈的各方具有多個不同的信息系統,各個信息系統之間很難進行交互,這會導致信息同步困難、信息核對繁瑣、數據交互不均衡等問題,為日后的使用埋下諸多隱患。尤其是隨著使用時間增長,產品溯源系統產生的數據量增多,對多個系統的重復審計成本也將大大增加。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近年來最具顛覆性和革命性的創新之一[5],已在金融、貿易[6]、物流[7]、征信[8]、公益、物聯網、共享經濟等諸多領域嶄露頭角[9],其本質上是提供信任保障的技術,具有去中心、自動化和可信任的理念與特性,能提供較為有效的數據保護[10],十分契合人們對新型食品安全溯源系統的需求。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傳統食品溯源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食品溯源系統設計方案。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http://www.viuna.cn/resource/share/2000003421
作者信息:
段冉陽,周文輝,魏 驍,王 龍
(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