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201031
中文引用格式: 劉笑凱,王文東,國佃利,等. 5G安全風險分析與防護體系建設[J].電子技術應用,2021,47(5):69-72.
英文引用格式: Liu Xiaokai,Wang Wendong,Guo Dianli,et al. Security analysis and pro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n 5G networks[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1,47(5):69-72.
0 引言
移動通信作為信息基礎設施已經完全融入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類的交互方式。移動通信經歷了五個世代的演進,不斷涌現出與時代相匹配的業務場景,驅動實現信息技術革命性發展。
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將突破傳統信息交互局限,以人類為核心,以服務為基礎,以信息為紐帶,圍繞“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的愿景構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態體系,賦能未來各個垂直行業[1-2]。5G網絡劃分為3種業務場景:增強移動寬帶(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海量機器連接(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超可靠低時延連接(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上述3種業務場景通過差異化服務分別滿足移動通信領域對于極高帶寬、海量物聯與時延敏感的需求[3-4]。eMBB是移動寬帶業務場景的拓展,聚焦高清視頻、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對移動帶寬有極高要求的典型業務[5]。mMTC專注海量物聯場景,面向數以千億計的物聯網設備連接,可滿足智慧家居、智慧電網、智慧農業等對于超大連接密度要求的業務[6]。uRLLC支持低時延與高可靠的場景需求,可為自動駕駛、智慧工業等對時延極為敏感的業務提供基礎支撐[7]。5G引入了網絡切片、軟件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網絡功能虛擬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移動邊緣計算等,能夠以靈活部署、按需配置、軟硬件解耦的方式為eMBB、mMTC、uRLLC 3種業務場景提供差異化支持[8]。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http://www.viuna.cn/resource/share/2000003525
作者信息:
劉笑凱1,王文東1,國佃利1,王 萍2
(1.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北京100083;
2.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北京1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