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31日上午消息,據報道,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吉爾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全球半導體短缺問題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得到解決。目前,該問題已導致一些汽車生產線關閉,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在內的其他領域也受到了影響。
吉爾辛格在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的一次虛擬會議上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人們在家工作和學習的趨勢導致了“半導體行業的爆炸性增長周期”,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巨大壓力。
“但是,盡管該行業目前已經采取措施解決近期的制約因素,但是要解決代工產能、基材和組件短缺的問題,生態系統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吉爾辛格曾在4月中旬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行業將需要“幾年”的時間來緩解芯片短缺問題,并計劃在6-9個月內開始生產芯片,以解決美國汽車廠的短缺問題。
英特爾今年3月宣布了一項200億美元的計劃,以擴大其先進芯片的制造能力。此外,該公司還在亞利桑那州建立了兩家工廠,且對外部客戶開放。
吉爾辛格表示:“我們計劃向美國和歐洲的其他地區擴張,以確保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可持續和安全。”但是具體的細節,他沒有詳細說明。
英特爾的計劃可能會直接向世界上另外兩家能夠生產最先進芯片的公司宣戰,分別是臺積電(TSMC)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
目前,上述兩家公司已經開始主導半導體制造業務,并將其重心從曾經發明了大量半導體技術的美國轉移到如今制造了超過三分之二先進芯片的亞洲。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