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進礦——下井——到面”,“5G+工業互聯網”在采礦業融合應用持續深化。5G“進礦”——5G升級礦山網絡基礎設施,助力IT/OT融合,支持智慧礦山建設;5G“下井”——5G提升井下環境實時監測分析能力,實現“掌上巡檢”,支撐“礦井透明化”;5G“到面”——5G支撐控制臺遠離采掘面,“機進人退”,助力工作面少人化無人化。“5G+工業互聯網”在采礦業率先取得突破,5G應用層面越來越深入。
5月27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一行下到井下約550米的3411綜采工作面,實地調研潞安化工集團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的5G智慧礦山項目。
自2019年我國5G正式商用以來,新元礦與中國移動、華為等單位合作,率先在采礦行業開通5G基站,完成5G網絡測試。通過在井上、井下全面部署5G網絡,并搭建作業流程管控平臺,實現了對掘進機、采煤機、液壓支架等設備的實時遠程操控,打造了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生產現場監測、無人智能巡檢、設備故障診斷等“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5G“進礦”有力支撐采礦行業的安全生產、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助力智慧礦山建設。
在5G智能綜采工作面集控中心,新元煤礦充分利用5G網絡特性,在井下部署近2萬個傳感器,實時采集和高速傳輸井下甲烷、風向、風速等各類環境參數,頂板離層、巷道錨桿等設備應力數據,以及綜采設備的工作狀態等數據,實現對生產現場和特定區域的實時環境監控、報警預警管理,技術人員不用到采煤現場,坐在集控中心,就可實時觀察采煤現場設備運轉情況及周圍環境,解決了以往工人到井下工作面讀取數據帶來的人為抄表易差錯、數據匯總不及時、數據分析不深入等難題。
在井下工作面,通過安裝5G+4K高清攝像頭,實時采集礦工行為和運動軌跡信息,并通過邊緣計算設備進行模式識別和挖掘分析,對不戴安全帽、揮手、摔倒等行為進行自動識別并及時發出語音提醒,支持針對自定義區域的“電子圍欄”管理。同時,工人通過安裝在手機上的移動APP可以實現對皮帶等設備的“掌上巡檢”。高清攝像頭對皮帶等設備的工作狀況進行實時采集,管控平臺通過對高清影像的智能分析識別和預判皮帶跑偏、異物阻擋等情況并發出告警信息,實現無人智能巡檢、設備故障診斷等,保障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通過5G“下井”有力推動了“礦井透明化”。
在采煤作業現場,劉烈宏通過5G網絡視頻電話清晰下達“開采”指令,井上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即刻按下啟動按鈕,通過5G網絡實時快速傳輸設備開啟信號,采煤機等設備相繼啟動采煤。通過對綜采設備的遠程操控,以及對爆破、采掘、傳輸全過程的高清監測與控制,新元煤礦實現了“機進人退”,采掘控制面后退近200米,減少了工人在井下高溫、高濕、高粉塵等惡劣環境中工作的安全風險。通過5G“到面”,大幅降低了井下工作強度和安全風險。
新元礦通過5G網絡部署,解決了作業設備移動性高、工作面光纖損耗高,以及4G 帶寬小、時延大、WIFI 等無線網絡傳輸距離短、穿透性差、不穩定等技術問題,顯著提升了井下網絡服務能力。同時,通過5G“進礦——下井——到面”,采礦行業加快生產和管理的智慧化,改變了工人在井下的生產方式,降低了采礦作業的安全風險,提升了礦山生產作業效率,為智慧礦山建設探索了新路徑。